...这种错误的认识。今天路老诊治了一个这样的病人。部某,男,56岁,眩晕10余年,自诉常有天旋地转感,易疲劳,腰痛,纳眠可,二便调。形体偏胖,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小滑。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P:130mmHg/80mmHg,西医诊断:良性...
...热炎)痛,虚痛(肾亏、败肾、气虚等)、瘀血痛、药物中毒痛……。是什么痛?找出原因,用什么药即可使疼痛病痊愈,根本就不需要止痛(今日之所谓治标),不致使病患者受止痛药延误病情之害,故应培养,训练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医师,而不是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历史地看,中西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了这两种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根本性区别。 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
...检查时,白细胞总数增力、中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均可辅助诊断。 西医对卵巢炎的治疗多采用磺胺、抗菌素治疗,必要时用激素治疗。对于慢性患者有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积脓者因易急性发作,故主张手术治疗。卵巢炎属中医“带下”、“腹痛”、“发热”的...
...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坚定行业信心、振奋行业精神、鼓舞行业士气、凝聚行业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代表们说,“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讲话”理清了中医发展思路,鼓舞了士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
...编》(作者李中样1588-1655年)“凡人卧床,当今高,则地气不及”之遗训。 鼻子是胚胎发生最早的器官,为《汉书·杨雄传》第一个道破。《正字通》(明末)谓:“人之胚胎,鼻先受形。” 灌肠,最早为《伤寒论》之蜜煎导和《千金要方》之猪羊胆。...
...长期以来,由于按照西医的学术标准和教育体制管理中医药,已使几代中医药工作者迷失自我。中医药学术和产业正在因被釜底抽薪而濒临灭顶之灾。真正的中医和中药有不少已被基本异化,有学历、有文凭的中青年中医药师,多数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中医药师了。 ...
...中西医共治癌在中国渐受学者和病人接受。中医发现,癌症病人经西医切除病变肿瘤后,在接受化疗和/或电疗时,若接受中医药调理,能加强人体免疫能力,减轻副作用甚至能延长生存期。 中国近40多年来运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学者和...
...西医:睡眠要有效 每天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人们每天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注重在有效时间内...
...方法,即使在今天仍然有提倡推行的必要。只是从公共性而言,西医的技术特点使其更易于推行,因而把握了行政话语权。所以,清末除太医院仍以中医为主外,一些新设置的医官职位都已交给了西医。 由于传统政治缺乏医疗卫生方面的系统管理,可以说中医本就算不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