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摘录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9.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延平年间公元前138年~公元106年,堪称我国第一部腧穴学专著。先秦两汉时期,在针灸未形成独立专科之前,大量针灸治疗内容散见于“医经”、“经方”类医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关医药著作就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共四百九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五脏固 血脉和乃得长寿 内经长寿三要素启示_【中医宝典】

...□ 郭岚 汤琪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巨著,更是一部指导我们如何防病、益寿养生典籍。内经中的长寿之道内容丰富,包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诸多方面,历时两千多年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895.html

饮食宜调和 五味补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理论,并花费大量笔墨对五味损伤脏腑规律和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6.html

饮食结构合理 脏腑功能合宜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①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 黄帝内经这种强调饮食结构要多元养生思想,按照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也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合理性,对现代养生保健仍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总之,饮食养生最基本要求是饮食结构合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489.html

神妙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冯氏锦囊秘录神妙丸治疝气,小肠气,膀胱气,盘肠气,木肾气及偏坠下部等症。木香 荔枝核一钱,半捣碎,炒黄色 硫黄熔化,倾入水,取出研末,三分沉香 吴茱萸盐、酒炒,一钱 川芎盐水煮透,取起切片,五分 橘核各一钱 乳香...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enmiaowan.html

世界上最早解剖实例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证明,盖仑从猴子尸体上解剖获得知识移用到人体上内容是错误。因此,维萨里成为人体解剖学创建人,被称为“解剖学之父”。 不过,世界上最早病理解剖实例并不在欧洲,而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解剖而视之”记载。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2.html

内经对养生学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 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 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认识是唯物,也是符合实际2.对生命规律认识 内经对人体生、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0.html

共找到1,112,9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