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槙本楠郎〔5〕的日译本金时计。前年十二月,由东京乐浪书院印行。在那本书上,并没有说明他所据的是否原文;但看藤森成吉〔6〕的话(见文学评论〔7〕创刊号),则似乎也就是德译本的重译。 这对于我是更加有利的:可以免得自己多费心机,又可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3.html

<木刻创作法>原文-出自南腔北调_【鲁迅全集】

...木刻创作法 地不问东西,凡木刻的图版,向来是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中国用得最早,而照例也久经衰退;清光绪中,英人傅兰雅氏编印格致汇编,〔2〕插图就已非中国刻工所能刻,精细的必需由英国运了图版来。那就是所谓“木口木刻”〔3〕,...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56.html

祝中俄文字之交原文-出自南腔北调_【鲁迅全集】

...父与子,一九三一年六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6〕郭沫若曾根据德译本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一部分,一九三一年八月上海文艺书局出版。 〔17〕为了卢布参看本卷第9页注〔12〕及二心·“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2.html

贺循会稽记-出自古籍序跋_【鲁迅全集】

...贺循会稽记〔1〕 隋书经籍志会稽记一卷,贺循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载。循字彦先,山阴人,举秀才。除阳羡;武康令。以陆机荐,召为太子舍人〔2〕。元帝〔3〕为晋王,以为中书令,不受。转太常,领...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35.html

会稽郡故书-出自古籍序跋_【鲁迅全集】

...会稽郡故书〔1〕 会稽郡故书襍者,最史传地记之逸文,编而成集,以存旧书大略也。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2〕而远于京夏,厥美弗彰。吴谢承始传先贤,朱育又作土地记。载笔之士,相继有述。于是人物山川,咸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29.html

译文序跋鲁迅文集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出自译文序跋 53、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 54、后记(四)-出自译文序跋 55、十月首二节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 56、后记(三)-出自译文序跋 57、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56.html

前车可鉴的解释_前车可鉴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 ◎鲁迅二心·<艺术论>译本...

http://hanwen360.com/cy/299469.html

竖琴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智识阶级作家,也是“同路人”,但读者颇多,算是一个较为出色的作者。这篇是短篇小说往日的故事中的一篇,从日本村田春海的译本重译的。时候是十月革命后到次年三月,约半年;事情是一个犹太人因为不堪在故乡的迫害和虐杀,到墨斯科去寻正义,然而止有饥饿,...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3.html

关于苦闷的象征-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做了几句〔6〕。跋的大意是说这书的前半部原在改造〔7〕杂志上发表过,待到地震后掘出遗稿来,却还有后半,而并无总名,所以自己便依据登在改造杂志上的端绪,题为苦闷的象征,付印了。 照此看来,那书的经历已经大略可以明了。(1)作者本...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9.html

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 还只说说,而革命文学家似乎不敢看见了,如果因此觉得没有了出路,那可实在是很可怜,令我也有些不忍再动笔了。 四月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语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91.html

共找到888,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