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 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95.html

苏洵的诗词作品_诗词_【文学360】

...升苏洵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 于室有绩,于野有耕。 于途有商,于边有征。 天生斯民,相养以宁。 嗟我何为?踽踽无营。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 我往问,安所处我? 我客至止苏洵 我客至止,我迎于门。 来升我堂,来饮我尊。 羞鳖不时,詈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54.html

六经论·易论苏洵_周易_【文学360】

...六经论·易论苏洵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而尊。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为之幽也。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沚,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而圣人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77.html

一隅之说的解释_一隅之说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片面的说法;偏见。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也,非通论也。 ◎宋·苏洵衡论上·...

http://hanwen360.com/cy/303067.html

柳含烟·沟柳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⑴沟柳——宫苑中皇家所植的柳树。沟:禁苑中的流水渠。据古今注载,长安沟,引终南山水从宫内过,亦曰“禁沟”。唐代所传“红叶题诗”的故事,即言从御沟中流出红叶,上有题诗。 ⑵婀娜(ēnuó阿挪)——柔细而俏美的样子。 ⑶蘸轻罗——如...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883.html

六经论·书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六经论·书论苏洵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者,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1.html

嘉祐集卷十三·书八首_苏洵

...资,足以养生自乐,俯仰世俗之间,窃观当世之太平。其文章议论,亦可以自足于一世。何苦乃以衰病之身,委曲以就有司之权衡,以自取轻笑哉!然此可为太简道,不可与流俗人言也。向者权书衡论几策,皆仆闲居之所为。其间虽多言今世之事,亦不自...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8.html

洪范论·洪范论后序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洪范论后序苏洵 吾论洪范以五福六极系皇极之建与不建,而且不与二刘之增眊与阴,或者犹以刘向、夏侯胜之说为惑。刘向之言:“皇极之建,总为五福;皇极之不建,不能主五事,下与五事齿而均获一极,犹平王之诗降而为国风。”夏侯胜之言曰:“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5.html

苏洵的事佛奉道和信仰_文学家_【文学360】

...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苏洵道中帖苏轼在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6.html

六经论·春秋论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六经论·春秋论苏洵 赏罚者,天下之公也。是非者,一人之私也。位之所在,则圣人以其权为天下之公,而天下以惩以劝。道之所在,则圣人以其位为一人之私,而天下以荣以辱。 周之衰也,位不在夫子,而道在焉。夫子以其权是非天下可也。而春秋赏人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2.html

共找到539,5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