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释》十二。) 【风雨诗】 日不显目兮黑云多。月不见视兮风非沙。从恣蒙水诚江河。州流灌注兮转扬波。辟柱槙到忘相加。天门狭小路彭池。无因以上如之何。兴诗教海兮诚难过。(○《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二编,汉人风雨诗简。)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
...上十五经十七卷同帙。 生经五卷(或四卷)一百九纸。 义足经二卷四十纸。 上二经七卷同帙。 小乘经单译。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一十七帙。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七帙)一千二百五纸。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或名皆集经六帙八百七十七纸) 本事经七卷...
...,则米价不长,亿万生聚,自然蒙赐。 所费不多,今来已是十一月末,乞速赐施行。 所贵正月内,便得开仓出粜。 《乞擢用刘季孙状(或题作举刘景文状)》苏轼 元祐五年十一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右臣自少闻赵元昊寇,延州危急,环庆...
...冰盘鸣玉哀。 茵蔯点脍缕,照坐如花开。 一与蜒叟辞,苍颜两摧颓。 齿根日浮动,自与粱肉乖。 食菜岂不足(一作好),呼儿拆鸡栖。 《和乙酉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和游城北谢氏废园作)》苏轼 乔木卷苍藤,浩浩崩云积。 谢家堂前燕,对语悲宿昔。...
...之诚,敷述罔既。 《回列郡守倅贺年启(或题作贺列郡守倅正旦启)》苏轼 新历既颁,群情交泰。 过蒙流问,祗服宠光。 永惟嗣岁之兴,必享宜民之禄。 徒深颂咏,莫罄敷陈。 《谢监司启二首(之一)》苏轼 近审下车,辄尝进记。 徒欲闻名于将命,未皇...
...《答秦太虚书》苏轼 轼启。 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
...《延州来季子赞(并引)》苏轼 鲁襄公十二年,吴子寿梦卒。 延州来季子,其少子也,以让国闻于诸侯,则非童子矣。 至哀公十年冬,楚令尹子期伐陈,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 乃还。 时...
...臣无任。 《谢赐历日诏书表二首(之一)》苏轼 臣轼言。 伏蒙圣恩,特赐臣诏书并元祐五年历日一卷者。 论道调元,虽大臣之职;授时赋政,亦郡守之常。 而臣供奉内朝,使指一道。 居则代言而颁令,出则劝民以务农。 蒙此恩荣,敢忘奉顺。 臣轼(中谢)...
...《仁宗皇帝御书颂(并叙)》苏轼 天禧中,仁宗皇帝在东宫。 故太傅邓国张文懿公讳士逊为太子谕德,帝亲书十二字以赐之,曰“寅亮天地,弼余一人”,又曰“日新其德”。 公之曾孙假承务郎臣钦臣,以属翰林学士臣苏轼为之颂二篇。 其一曰:天地不言,付...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熙宁十年)》苏轼 臣闻好兵犹好色也。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夫惟圣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胜也,享安全之福。 其不胜也,必无意外之患。 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