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印度的自然外道,绝不可相同于中国老子所讲的自然外道相提并论。当年玄类法师,固然把梵文的佛经翻成中文,同时也把中国的老子翻成了梵文传译到印度去。因此唐朝以后的许多佛学与密宗的道理,掺杂有中国道家的成分。不过当时玄类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十四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_道家_【文学360】

...已久王弼编排的老子八十一的次序,从本章开始,又另起炉灶,转入辩说物理的境界,似乎不相衔接。其实,与十三所讲,不可为物情所累,而困扰于世俗的宠辱,因此而生起得失之心。而且进一步了解宠辱的发生,都由于我有我身之累而来,“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第九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第二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李烏瓜切,◆也。地洼则水满,喻谦德常盈。” 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严可均曰“或”,各本作“惑”。 谦之案遂州本、馆本同此石。又慎子外篇引“老子曰”七句,惟无“是以”二字,与傅奕同。“得”即三十九所云“得一”。“或”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8.html

老子第二十五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真谛。 那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如何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第二十三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总之,读老子不要把它一句句地读,你如果分开来一句句地读,倒不如干脆把它写成书笺,当格言看好了。你要完全了解它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老子第九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老子吃瘪-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的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我的。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老子第四半个芋头十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的幼年早慧,特别召来讲老子,任命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