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世家 双十佳节〔2〕,有一位文学家大名汤增先生的,在《时事新报》上给我们讲光绪时候的杭州的故事。〔3〕他说那时杭州杀掉许多驻防的旗人,辨别的方法,是因为旗人叫“九”为“钩”的,所以要他说“九百九十九”,一露马脚,刀就砍下去了。 这固然...
...萧洛夫,苏联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等。 〔4〕乌曼斯基(dACqIJSOT\)当时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的新闻司司长。《NeueKunstinRussland》(《俄国的新艺术》)是他所著的一本书。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1、《补遗》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2、《田戎》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散句》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4、《延岑》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5、《公孙述》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6、《王元》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7、《隗嚣》原文-...
...我们要批评家 看大概的情形(我们这里得不到确凿的统计),从去年以来,挂着“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革命的”创作,便有出路...
...马列主义著作和“普罗”文学理论的译文“生硬”,“为许多人所不满,看了喊头痛,嘲之为天书”。又说“翻译要‘信’是不成问题的,而第一要件是要‘达’!” 〔4〕《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出版的大型丛书,收入中外著作两千余种,共...
...谓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一个人非常熟悉。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這孩兒本等不是我養的,他要問那剃胎頭收生的老娘,和那看生見長的一起街坊鄰舍,做證見。”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二折:“老身自幼在 龐 府,看生見長這個...
...反“漫谈” 我一向对于《语丝》没有恭维过,今天熬不住要说几句了:的确可爱。真是《语丝》之所以为《语丝》。像我似的“世故的老人”〔2〕是已经不行,有时不敢说,有时不愿说,有时不肯说,有时以为无须说。有此工夫,不如吃点心。但《语丝》上却总有人...
...1、《前汉记》序(原文) 2、《孝平皇帝纪》原文-出自《前汉记》 3、《孝哀皇帝纪下》原文-出自《前汉记》 4、《孝哀皇帝纪上》原文-出自《前汉记》 5、《孝成皇帝纪四》原文-出自《前汉记》 6、《孝成皇帝纪三》原文-出自《前汉记》 7、...
...它发表后,曾有人在报上进行攻击。对此问题,后来作者又写了《聊答“……”》、《报(奇哉所谓……〉》等文(收入《集外集拾遗》);可参看。 〔2〕《京报副刊》《京报》的一种副刊,孙伏园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京报》,邵飘萍(振青)创办的具有...
...12、《无声的中国》原文-出自《三闲集》 13、《通信》原文-出自《三闲集》 14、《述香港恭祝圣诞》原文-出自《三闲集》 15、《太平歌诀》原文-出自《三闲集》 16、《书籍和财色》原文-出自《三闲集》 17、《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