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与中国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中国文与中国人〔1〕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1.html

中国古代第5发明(1)_【中医宝典】

...中国古代第5发明——纪念毛主席“10.11批示”发表45周年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所作的批示中,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著名论断。45年过去了,关于“伟大宝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36.html

内山完造作中国的姿态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_【鲁迅全集】

...结论之后,就时时令人觉得很不错。例如关于中国人,也就是这样的。明治时代的支那研究的结论,似乎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2〕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22.html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能力、组织、综合能力、语言的表达及写作能力等等。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序说:“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对于写出的医史文章和书籍应当论从史出,言必有据,将科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须要有史才。中国医史队伍是由医、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一块、零散和附连在颌骨上的牙齿153颗、约代表43个个体。除人类化石外,尚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以及丰富的用火遗迹。(贾兰坡:中国猿人及其文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htm

中国文学的发展_中国文学_【文学360】

...风格的新诗体——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乐府的重要标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 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汉末出现了古诗九首,五言诗这种诗体便基本成熟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59.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苗父: 上古巫医;一称弟父。韩诗外传有:“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综而言之,中国医学发展的启蒙时期,朴素经验的积累有过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即中国原始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中国医学史研究应有新视点_【中医宝典】

...竺可桢先生在为科学史集刊撰写的发刊词中所说的那样:“科学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要记录某一时代的科学成就,而且还必需指出这种成就的前因后果、时代背景以及为什么这种成就会出现于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里,而不出现于别的时代别的社会里。”(摘自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06.html

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有交流学术研究心得的园地。更重要的一点是,民族医史研究的理论问题已经提出,并开始形成一定的体系,如蔡景峰曾先后在全性民族学术刊物民族研究中国医药学报上发表论文,论述民族医史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讨论民族医学中研究人才的学术修养与素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共找到547,7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