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有五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火。以水言之,有阳水,有阴水,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阳水者,坎水也,气也。阴阳消息曰∶坎,以一阳陷于二阴,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盖润液也,气之液也,月令于仲秋云,煞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地...

http://qihuangzhishu.com/342/96.htm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_【中医宝典】

...,并未见于太素。 与素问对应的太素基本全,而误认为全,有4篇:与素问·血气形志篇对应的太素篇中未见素问“今知手足阴阳所苦”8字,而作者误将其列入太素卷十九知形志所宜内;与素问·病能对应的太素篇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9.html

燥胜则干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aoshengzegan-383.html

痘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二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病理和一些主要临床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27.htm

痘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二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病理和一些主要临床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02.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一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风内科理论著作。①清·熊芴撰于1821年。一卷。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②吴锡璜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五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920年铅印本。病理概论病理著作。恽铁樵撰于1928年。此书概论部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从脏腑病变和经脉病变等方面阐明各类病证的病理和用药大法。部分阐述伤风、胃咳、肺痨等九种病证的病因病候、诊断与治法。于病理部分阐发尤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5.html

张声驰序_医原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昔外父章次柯先生尝云∶万事万物,有其原。儒之道原于孔孟,医之道原于歧黄,歧黄之,乃医书之大原也。汉之张仲景深参之秘,人称南阳医圣,所传伤寒金匮,后世奉为圭臬。晋唐以下,代有传人,着书之多,汗牛充楝,其上...

http://qihuangzhishu.com/713/5.htm

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重新得到发扬,并对当时民间病家医学界以局方对号求药偏向起了纠正作用。(二)倡“阳有余、阴不足”:朱震亨在“格物致知”思想影响下,手著格致余论阐发医理,以“格致”命名,表明他秉承宋熹哲学思想馀绪立论。“阳有余,阴不足”这一观点最早源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0.htm

龙伯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集解现存本草书录黄帝内经概论等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695.htm

共找到659,3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