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作者:元简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6年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序 金匮要略序(出赵本.)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三条)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
...竭泽之殃。制剂不可不讲。桂枝人参汤(玉函) 治挟热利不止。心下痞硬。理中汤加桂枝。枳实理中汤 治胃虚挟食。及结胸本虚。不能受攻者。理中汤加枳实、茯苓。千金加半夏、浓朴、附子。治胸中闷。亦可用陈米饮或蒸饼丸服。治中汤 治冷食结滞。理中汤加青皮...
...脉有左右如相低昂者,谓之散,如树叶之动、榆荚之落,(《玉函》聂聂如落榆荚者,名曰散也。《八十一难》作厌厌聂聂。根据义当作 ,《广韵》 ,叶动貌; ,树叶动貌。)物轻而泛于水,(《素问》秋脉来急去散,故曰浮,又如物之浮,曰肺死,)车行而...
...治热病壮热烦渴。及中 烦热而渴。石膏(八钱。生用。碎。)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半合。)水煎温分三服。一日尽饮之。人参白虎汤(玉函。即白虎加人参汤。) 治热病舌干。大渴发热背寒。白虎汤加人参。桂枝白虎汤 治温病感冒客邪而...
...清代医家。字云来。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承家学,复博搜深研医籍。搜得宋代《圣济总录》传本,遂留居维扬(今江苏扬州),专事删繁去芜,撮其要旨,编为《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又于断简残篇中,搜得杜光庭《玉函经》,予以刊行(...
...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着。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
...膀胱蓄血。与阳明之府。略无交涉。调胃承气汤(玉函) 治太阳阳明府证。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方中大黄酒浸。加芒硝三合。甘草二钱。大承气汤(玉函) 治正阳阳明府证。小承气汤本方大黄。酒洗倍用。浓朴半两。枳实五枚。加芒硝三合。桃核承气汤(玉函。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