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一,阴阳同度,曰道。刑以獘之,政以命之,法以遏之,德以养之。道以明之刑以獘之,毋失民命。 《管子》原文 令之以终其欲,明之毋径。遏之以绝其志意,毋使民幸。养之以化其恶,必自身始,明之以察其生,必修其理。致刑其民,庸心以蔽,致政其民,服信以听...
...太牢,大夫必致少牢。不若此,則六畜之需要減少,故人民不肯繁育之也。金說非。 〔八〕元材案:《鹽鐵論。通有篇》大夫云:「《管子》曰:「不飭宮室,則材木不可勝用。不充庖...
...晏子春秋》外篇 29、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外篇 30、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外篇 31、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外篇 ...
...元材案:本篇亦係雜記體,與《揆度》及《輕重甲》、《乙》、《丁》等篇相同。惟本篇言古史傳說不僅與《揆度》及《國准》所言大異,而且與《管子。封禪篇》及其他古籍所言亦不一致。《封禪篇》言伏羲、神農、炎帝、黃帝,而不及燧人。《風俗通義》引《禮含...
...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管子》原文 2、地数: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天财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对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
...篇 51、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52、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53、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54、齐饥...
...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15)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出自《大学》 【注释】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②慈:指父母爱子女。③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原文作“若保赤子。”这是周成王告诫...
...安宁,不用兵革。受其币帛,以怀其德。昭受其令,以为法式。’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君也。”桓公曰:“善哉!” 《管子》原文 2、四称:桓公曰:“仲父既已语我昔者有道之君矣,不当尽语我昔者无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今若君之美好而宣通也,既...
...全文共分十七段,每段說明一個問題,段與段間並無有機聯系,與《揆度篇》體例一致。自此以下除《己篇》外,其餘各篇皆仿此。 桓公曰:「輕重有數〔一〕乎?」 管子對曰:「輕重無數。物發而應之,聞聲而乘之〔二〕。故為國不能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則國...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杂篇 53、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原文)-出自《晏子春秋》杂篇 54、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原文)-出自《晏子春秋》杂篇 55、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原文)-出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