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尊者》苏轼 掌中浮图,舍利所宅。 放大光明,照十方刹。 椟而藏之,了无见闻。 众所发心,与佛皆存。 《罗汉赞十六首·第六尊者》苏轼 手中竹根,所指如意。 云何不动?无意可指。 食已宴坐,便腹果然。 是中空洞,以受世间。 《罗汉赞十六首·...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
...首(之一)》苏轼 辱教,伏承尊体康胜。 某以拘文,不克造请,初不知微恙,今闻已安愈,甚慰驰仰。 然犹当倍加保爱也。 《与人二首(之二)》苏轼 违阔,忽复周岁,思仰日深。 冲涉薄冷,起居清胜。 即获瞻奉,下情欣跃,区区,并遂面尽。 《与张正己...
...未谕也。 众意甚坚,虽百却不已。 幸早戒途。 比日起居何如?即见,不复覼缕。 《与承天明老五首(之三)》苏轼 众诣漕台敦请,已许为行下。 相次新太守过此,当力求之,想亦必劝行,吾师岂能尽违之耶?至时,不免来此,不如今日赴衰病之请,却非世情也...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
...《苏轼集》补遗·论语解二首 《观过斯知仁矣》苏轼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 《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 ...
...,却值支公久不归。 山鸟不鸣天欲雪,卷帘惟见白云飞。 《琴诗(一作题沈君琴)》苏轼 .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 平之颂以示予。 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如见其人,如闻其十二琴之声。 予昔从高 斋先生游,尝...
...,缺月初升犬吠云。 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 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幽光与子分。 《谪居三适三首·旦起理发》苏轼 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 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従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
...《江城子·结情》江城刀客 惜时邀伊尽醉酒,一声吼,几许忧。 同病相连,共吐痴心愁。 青山幽林花似落,伊人去,长江流。 断肠崖底厢聚首,容颜朽,发白头。 两人相依,然则不长久。 世事逼人心心痛,缘未尽,蜀山修。 ...
... 嫁与踏浪儿,不识离别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苏轼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张故居为大水所坏,新卜此室故居之东。) 万木锁云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