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经周小农整理校正刊行。本书概述中医临证辨证论治常法,内科杂病、妇科病的辨证论治十分严谨。详辨各证寒热、虚实,注重气机升降在机体的重要作用。内容简要,颇有见解。1949年后经北京中医学院整理,改名为《医学...
...昔贤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古医学,均宜参考焉。考今古医书,不能尽述,姑略提其要者言之,如《神农本草》,轩辕《灵》《素》,越人《难经》,长沙《玉函》,以及刘、李、张、朱四大名家之书,皆可备读也。盖读《本草》者,可知其性有寒、热、温、...
...嘉 三年十月,校正医书所奏∶窃见唐显庆中,诏修本草,当时修定注释《本经》外,又取诸药品,绘画成图,别撰图经,辨别诸药,最为详备,后来失传,罕有完本。欲望下应系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
...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
...嘉 三年十月,校正医书所奏∶窃见唐显庆中,诏修本草,当时修定注释《本经》外,又取诸药品,绘画成图,别撰图经,辨别诸药,最为详备,后来失传,罕有完本。欲望下应系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
...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南宋官吏。知医,延平(今属福建)人。官至太社令,宦游天下,喜爱医书,尝收集医方,摘抄成册,并取其中有效验者加以分门别类,由刘良弼、许尧臣加以校正成书,成《叶氏录验方》三卷,现有抄本存于日本。...
...以来,载有中医药书籍的目录著作甚多。作为独自成篇的中医文献目录,一般认为最早是南宋绍兴年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中的《医经目录》,惜已佚亡。自宋代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校正医书局的建立,医著出版宏富,传播广远,为适应检阅、考究的需要,中医文献...
...古医书之整理,苏拭、沈括、陈尧叟、孙用和均有个人收集的医方著述,计北宋现存的医方与临床各科医书约近百种。至于由于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后,对于各科临床及伤寒学研究的专著增多,都反映了一定历史时代的背景和各自特点,宋代医学的发展还表现在...
...尚存,这几部书旧题为王冰撰,但据其内容考证可知,均为唐代后期人士伪托王冰之名而作。宋仁宗嘉祐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57~1067),由“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含有“运气七篇”的二十四卷本《黄帝内经素问》选作范本,加以校正并颁行全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