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去上粗皮。白术 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古方及《本经》只言术,未见分其苍白二种也。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今人但贵其难得,惟用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
...气平,味微苦,微寒。气味俱轻,阳也,升也,纯阳,无毒。少阳经、厥阴经行《象》云∶除虚劳寒热,解肌热,去早晨潮热,妇人产前后必用之药。善除本经头痛,非他药能止。治心下痞,胸膈痛。去芦用。《心》云∶少阳经分之药,引胃气上升,苦寒以发表热。《珍...
...顺气乌药汤则补肺;入黄 四君子汤,则补脾。檀香气温,味辛、热。无毒。入手太阴经,足少阴经,通行阳明经药。《本草》云∶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又云∶治肾气诸痛,腹痛,消热肿。《东垣》云∶能调气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极高之分,最...
...也,一名芒硝。又取朴硝,以暖水淋汁,炼之减半,投于盆中,经宿而有细芒生,乃芒硝也。虽一体异名,而修炼之法既殊,则主治之功别矣。然《本经》各载所出,疑是二种。而今医、方家所用,亦不复能究其所来,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硝。炼成盆中上有芒者...
...衄亦有因于寒者,即非所宜。《本经》主治劳伤虚羸者,以甘寒能滋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补中益气,胃热去而中气复,是指客邪入伤中州,渐成虚羸而言,非劳伤本病所宜。昔人考本草功用,言白茅根与百脉根相类。今肃州不行岁贡,百脉根无从可得,而止渴去热...
...标准针灸经穴挂图系第一套根据国颁标准《经穴部位》绘制的标准经穴挂图。 作者: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年代:1990年 大小:106.5×52cm 简介:此套挂图系第一套根据国颁标准《经穴部位》绘制的标准经穴挂图。...
...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急,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头涌吐,消上部肿毒。梢达茎中。香附辛香微苦微甘,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调一切,气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解六郁利三焦消积调经,乃治标之品,损气耗血。连翘见心和。合欢皮甘平,...
...嘉祐二年(1057年)苏颂任校正医书官,参与编撰《嘉祐本草》工作时,发现其中药图多有讹错,且唐代《新修本草》中的药图,《天宝单方药图》等医药书和药图,早已散失,于是他就向朝廷建议,别撰图经。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宋代泉州...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