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7.htm

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4.htm

口问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口问 1、口问: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歧伯曰:余已闻九针经,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歧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所口传也。黄帝曰:愿闻口传。歧伯答曰: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9.html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07.html

黄帝内经与时令养生_【中医宝典】

...源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由大寒开始,到来年的大寒结束,每步气60天。 气名为“厥阴风木”,由大寒至春分;二气名为“少阴君火”,由春分至小满;三气名为“少阳相火”,由小满至大暑;四气名为“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38.html

肠胃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肠胃 1、肠胃: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92.html

饮食宜调和 五味补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的理论,并花费大量笔墨对五味损伤脏腑的规律和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病传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病传 1、病传: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乎?歧伯曰:诸方者,众人方也,非一人所尽行也。 2、病传: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3.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神形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根据内经“形与神俱”这句经文,后世医家逐渐发挥形成了“形为神宅,神为形主”,“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等诸多类似观点。 形为神宅。灵枢·本神云:“生来谓之精,两精相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王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残卷存在目次重叠,谬误甚多。因而精心研读,并以其师所授秘本内经与隋·全元起注本相互参详,对内经素问加以编次、整理、注疏,并补入七篇天元纪大等,使其成为八十一卷全璧,唯后世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与原文不类。世称此本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89.htm

共找到899,4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