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_周易

...--王弼对象数的重新定位及其对治路数的新体认 一、引言 自两汉时代起,研究和阐发周易经传成为一种专门之学,即易学。而易学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派别,即象数学派义理学派(此外尚有一兼综象数义理的中间派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5.html

河图洛书中医学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中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77.html

重拾失落的古代养生文化——读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_【中医宝典】

...如何实现“养气”。“存神篇”阐述养生中“存神”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全书论述不离精、气、神这一养生精髓,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对现代人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现古典养生理论现代养生的完美结合 古典时尚的结合,则是大讲堂的另一亮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36.html

明清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在老老恒言中编制药粥配方百余首,以“备老年之颐养”,可谓集食养保健粥之大成。(三)综合调理法明清时期的养生保健专书很多,多是强调综合调理,且要简要易行。冷谦撰著的修龄要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养生保健专书,详细论述了四时起居调摄、...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1.htm

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最佳。“婉然从物,或不争”,表现了阴阳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点,并能“时变化,尊则谦谦”,说明与人为善,人际关系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以情胜情 内经以情胜情的养生方法主要基于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怒相应;心属火,喜应;脾属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中医预防养生保健_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群:以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三、内容方法(一)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主要服务方式:1.针灸养生、推拿按摩及经络养生;2.四时养生;3.食疗药膳;4.冬病夏治、夏病冬治;5.五禽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quzhongyiyaofuwugongzuozhinan/1069-1-4.html

冬季健身养生之道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冬季,天寒地冻、北风凛冽、大雪纷飞,万物收藏,健身养生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事。黄帝内经对此也有所讲解。 一:太阳一起起床。内经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的早上,阳气收而阴气重,太阳出来后则阴阳渐趋平衡,才是锻炼的好时候。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72.html

卫生保健养生_【中医宝典】

...地反映了当时人们讲究卫生,不食被苍蝇玷污的食物。 二、养生 宋代政府比较重视医学和养生学,在苏沈良方载“上张安道养生诀”,介绍了他“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的锻炼方法,并说自己平生“颇留意养生”,“其初效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6.html

静神养生_【中医宝典】

...延长寿命。 历代先贤注重静神 精神养生的思想始于老庄,他们提出的”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在摄生保健方面却有可取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静为躁君。”意思是说,“静”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躁”的主宰。因而他极力主张“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013.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精气和神气守持于内,从而达到形体精神的协调共存。 ●天人合一是主动将自己日常行为和精神情志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这是内经养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 养生理论是防风、夏季防暑、秋季防湿。 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共找到577,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