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分佈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腧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
...屈折之处也.从其处.上行数之定大椎.此亦一法也.马莳曰大椎乃督脉经穴.至腰俞.共二十一椎.其曰二十四椎者以项骨三椎不等也.至尾穴.亦不等.今人灸大椎者.但是项骨高起者.见其骨高而大.误以为大椎.而取之.愚今除项骨三节则大椎.又数为第一椎.此...
...两旁五十六穴无肩 (入大肠)颅息(入胆)耳门(入胃)而有肩井(胆)听宫(小肠)天容(胆)颧 .肩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共小肠)缺盆(胃)九穴.发挥有 会.(大肠)图(图)肩井 秉风(本经之会) 肩贞(气府论云手少阳脉气之所发) 会(气府论...
...华盖,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十四经发挥》);或1.6寸(《针灸大成》)。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满痛,咽喉痛等。沿皮刺0.3-...
...十九穴) 卷之二 肩部第三(凡二十六穴) 背腰部第四 背中行自第一椎.下行至尾 骨.凡十四穴. 背第二行自第一椎两旁挟脊各一寸半.下行至 骨下.及八 .凡四十四穴. 背第三行自第二椎两旁.挟脊各三寸至二十一椎下凡二十八穴. 卷之三 胸博第五...
...骨度篇曰.结喉以下.至缺盆长四寸.项颈之图(图)廉泉(灵枢)一名本池.(甲乙)一名舌本.(资生)颔下结喉上.舌本下.(甲乙)当颐直下骨后.陷者中.(千金诸风篇)结喉上中央.(类经)按舌本.大成.作舌水.大全.作吉本.气府论曰.喉中央.二....
...(外科枢要)举臂肩上陷者.(素问)肩端两骨间.(甲乙)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千金)肩头正中(同上) 骨头.(资生)按素问. 骨之会.各一.次注曰肩 穴也.又曰.云门 骨次注曰.今中诰孔穴图经.无骨穴.有肩 .刺热论新校正曰.验...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三焦经.不言其会.发挥.以曲差.睛明为会者.诸书所不说也.又颊车.大迎.气街.三穴.经脉篇.明言其会.甲乙.以下不记者盖.遗脱也.图(图)头维 下关 听宫 和 角孙 翳风(本经之会) 缺盆(气府论云足少阳脉气所发)图(图)图(图)图(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