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近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htm

巫烽(1874-1938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字伯荣,四川新繁县人。因病而潜心于医学,深研内经伤寒论。医术精明,治病辄效,一时声名远播。于西医医理亦有所研究,后着中西医略伤寒论广训。其门人洪家栋继其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267.htm

陈元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晏如,江苏吴县人。博览群书,于医理尤有研究,尝着本草纂要,叙述常用药物一百八十余种,未见流传。...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19.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严宫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则庵,安徽桐城人。精于医理,尝精研古医经及历代医家诸书,研究演绎,善治奇症,治以奇方。后着伤寒捷诀一卷,现有刊本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332.htm

伤寒论三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8.htm

伤寒论三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8.htm

张元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现存张元素的学术著作不多,主要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节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yuansu/index.html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再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8.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内经研究金元诸医家主要采取两类方法研究内经。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论作专题研究,二是依据内经某一基本观点,结合实际进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的创新理论。第一类著作主要有刘完素的内经运气要旨论(佚),素问玄机原病式,佚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3.html

共找到488,7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