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内经经文读法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毒气也。内经又曰: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人又抓住此条。认为是王叔和寒变温病的铁证,其实不然也。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这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麻黄汤证的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20.html

诊脉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生之分(脉要精微论)。王海藏曰∶凡诊必先扪手心手背,手心热则内伤,手背则外伤。次以脉别之,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先少阳也,从内之外者,先有形也;外伤一身尽,先太阳也,自外之内者,先无形也。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23.htm

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的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8.htm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3.htm

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一人的手笔,而是集体的成果。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分都有引。素作质(即物质)解,问即问题,素问就是研究人这个物质体的生理病理问题的意思。灵枢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针刺法的,因此亦称为“针经”。灵是灵验,枢是机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4.html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争议较多。就一般讲:有气温病,外感温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所论,主要是气温病,即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旨。气温病的特点是由里出表,初起舌润无苔,脉软或弦或微数,口不渴而心烦恶,治宜清营阴,冀其由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47/14.htm

结气脉辨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结气与伏热在内者,其脉皆沉滑也。何以别之?大抵气脉必兼弦,以其气实于内也;脉必兼洪,以其鼓于内也。亦有气脉单沉弦而不滑者,不兼也;若盛,即兼洪,而兼矣。脉单沉洪而不滑者,以无郁也;若郁甚,即兼弦,而兼结气矣。结气之治,辛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23.html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争议较多。就一般讲:有气温病,外感温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所论,主要是气温病,即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旨。气温病的特点是由里出表,初起舌润无苔,脉软或弦或微数,口不渴而心烦恶,治宜清营阴,冀其由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16.htm

共找到492,1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