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注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注。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
...不用也。 一为大青龙汤。《伤寒论》中用大青龙汤者有二节。一为第三十七节。其节明言太阳中风脉浮紧。夫《伤寒论》首节论太阳之脉曰浮,原统中风、伤寒而言。至第二节则言脉缓者为中风,是其脉为浮中之缓也,第三节则言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是其脉为浮中之紧...
...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方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中原文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之后出现“但满而不痛”的痞证,病位由胁下转为心下,故方中不用柴胡,而用黄连,此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干姜...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初起虽与伤寒不同,然其吐泻邪陷而成痞则一也。故用芩、连苦寒降热,姜、夏辛温通阳,俾热泄阳通,使痞不攻自散矣。(1)仲景《伤寒例》云:按今本《伤寒论,伤寒例》无此语。伤暑条辨第十二伤暑胸间痹痛,气逆如阻,此结胸也。宜用小陷胸汤,加枳壳、桔梗...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条辨[M].第1版.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22. [10]钱潢.伤寒溯源集[M].第1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342. [11]陆游.老学庵笔记.丛书集成初编[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据津逮...
...集成》本。《伤寒悬解》伤寒著作。十四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串,并注明本病、经病、腑病、...
...学习中医,必须要学好《伤寒论》,用好经方,人人可以成为仲景的“入室弟子”。 ...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