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卒大腹水_肘后备急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汗药,得汗便瘥。然慎护风寒为急,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附方李绛兵部手集,疗水,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大戟,当归,橘皮各一大两,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uhoubeijifang/123-10-1.html

_内外伤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至真要大论云∶“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以淡泄之”。得其法者,分轻重而制金匮要略云∶“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由是“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又云∶治湿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297-5-4.html

婴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五十二。①指初生幼儿。古今医鉴:“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即新生儿。现代一般将出生后1个月至1周岁的小儿称为婴儿,也称乳儿。②气功、炼丹术语。原为炼丹术语,指铅。后为气功内丹术借用,其说不一。一说为肝。...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03.htm

谷道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肛门内痒之证。诸病源候论卷十七:“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蛲虫状极细微,形如今之蜗虫状也。”汉墓医书五十二记有“朐养(痒)”一,所论“痔者其直((月直))旁有小空(孔),空兑兑然...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68.htm

牡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状,末大本小,有孔其中……疾灸热,把其本小者而XX绝(烧灼结扎)之”。又“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系以小绳,...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72.htm

起源时期_【中医宝典】

...的内容涉及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用法等。人们采集、使用的药物逐渐增多,同时对药物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据记载,当时已把药物分成补益、生育、美容、预防、毒类、杀虫、兴奋、兽用等10类。公元前3世纪末,五十二记载的药物发展到242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886.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2)医药帛书和简牍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空白,而且对研究西汉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概况具有极高的价值。 五十二 五十二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0.html

春秋战国时期临床各科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通过对四时季节变换和气候失常等不同致病因素的观察中,反映了当时对部分内科杂病因的认识。吕氏春秋·尽数中不仅论证了瘿,而且观察到本的发生与所在地的水质有密切关系。至於医学文献对内科杂的认识与论述已更为深入。例如:五十二,并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4.html

桂林古本伤寒杂简介_伤寒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免。书后附有从秦代至清代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供研究书中主剂剂量时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中医处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伤寒杂简史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金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金属兵刃所伤者,古军阵所多见。出五十二,为所论“诸伤”之一种。周礼·天官名金疡。神农本草经名为金创。又名刃伤,金疮,金刃伤。轻者仅伤其皮肉,证见疼痛、流血,或可不治而自愈。若重者则伤口深而筋断、骨折,疼痛剧烈,出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24.htm

共找到525,1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