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无言注解伤寒论方法_【中医宝典】

...任职,并主持中医研究院编审工作,曾参与九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 余氏是近代兼通中西之学者,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善采中西之长,以汇通中西为己任。并宗仲景学说,认为“中国医学之骨干及精髓端在医经。”著有伤寒论新义作序曰:“折衷诸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65.html

伤寒论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恽铁樵撰于1924年。恽氏以中西汇通的观点阐析伤寒六经、伤寒提纲、伤寒和其他一些病症的用药、伤寒病型与传经以及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并附作者治案。全书颇多个人见解,但也有一些主观附会或联系不当的论述。现存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2.htm

伤寒论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恽铁樵撰于1924年。恽氏以中西汇通的观点阐析伤寒六经、伤寒提纲、伤寒和其他一些病症的用药、伤寒病型与传经以及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并附作者治案。全书颇多个人见解,但也有一些主观附会或联系不当的论述。现存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2.htm

叶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子雨,江苏扬州人。因家中有数人受庸医误治致死,遂发愤习医。后果成名医,医理精深,名噪一时。后又参考西医学说,互相发明,成早期之中西汇通医家之一。常以西医之说解释中医之理。所著有难经正义脉说痧疹辑要伏气解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08.htm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针灸图经简要济众方。校正医书局所刻刊行的医书计有补注神农本草等10部,已如上文所述。南宋偏安江南后,国势衰弱、财力日础,因而中央官刻医书种数极少,仅三、四。北宋时期,地方官刻医书种类很少,主要有:熙宁二(1069)两浙东路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3.htm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3.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宝典】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3.htm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3.htm

医书“六”字大头系列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女科证治准绳卷。全书内容宏富,采撷精当,博而不杂,详而有序,为习医重要的参考着作。 “六”字打头的综合性医书,尚有清代程永培(字瘦樵)所编六醴斋医书,该书汇辑南齐、晋、唐、宋、元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3.html

共找到559,5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