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之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术语。灸膈俞、肝俞、脾俞的方法。膈俞、肝俞、脾俞左右共六穴。灸治胃扩张,胃痉挛,胃癌,肠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横膈膜痉挛,喘息,胸膜炎等。见中国针灸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2.htm

经穴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五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一-三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中国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四论内景脏腑;卷五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书中所绘诸图,则多参考西医的解剖图绘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04.htm

经穴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五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一-三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中国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四论内景脏腑;卷五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书中所绘诸图,则多参考西医的解剖图绘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74.htm

鬼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鬼当。在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直刺0.1-0.2寸。艾炷灸3-5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69.htm

足太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阴脾经。见该条。②经外穴名。见千金翼方:“妇人逆产足出,针足太阴入三分,足入乃出针,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宛中。”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为奇穴,定位在足内踝后一寸;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指在足内踝下缘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0.htm

石学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现代研究之路的信心。 三、主要著作 石学敏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作20余部。其主要编著有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用针灸学、点校针灸节要等。他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一文,获天津市科委二级成果奖,针刺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2.html

积聚痞块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积聚痞块,久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积聚痞块。在第二腰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主治积聚痞块,胃痛,肠鸣,消化不良,经闭,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024.htm

中国农业典籍目录在线阅读

...张芳、王思明等共同编著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一书,最近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中国农业典籍的搜集、整理与保存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分正编、副编两大部分,其中正编部分主要介绍我国现存的农业古籍目录,包括校注性...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38.html

天一阁所藏元代古籍针灸四书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宁波市天一阁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我在旅游时无意中发现收藏有针灸四书一书,并拍摄照片。经考证,该书为元代针灸医家窦桂芳所辑。作者生卒不详,只知是福建建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55.html

竹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竹杖。在后正中线上,当与脐相对之脊骨处。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30.htm

共找到473,9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