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艺》、《故事》、《近事》四门。 陈氏曰:元丰中自序,称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郭氏在国初无显人,但有郭承�耳。其书欲续张彦远之後。 ※《书画史》二卷 晁氏曰:米芾元章撰。辑本朝公卿士庶家藏法书、名画,论其优劣真伪。 ※《宋朝名画论》三卷 ...
...卷240_1【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元结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
...宰相之出处进退何如,而天下安危治乱在目中矣。其足以补前代之缺文,揭当今之远鉴乎?合一千五百三十四年,离为三十四卷。 ※《天禧以来御史年表》 李焘仁甫撰。其自序曰:御史,法官也,其责不专於言,而天禧选用则与谏官俱任言责。台虽有等级也,而义所当击...
...《泰誓》不同,故汉、魏诸儒原注:谓马融、郑玄、王肃也。咸疑其缪。 《古文尚书》者,即孔惠之所藏,科斗之文字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始得之于壁中。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增多二十五篇。更以隶古字写之,编为四十六卷。司马迁“迁”字旧讹在“故”字下...
...: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礼式。《隋志》有《汉官典职仪式》二卷,今存一卷。李埴亦补一卷,其续者皆出於史中采拾。 ※《汉官旧仪》三卷 陈氏曰:汉议郎东海卫宏敬仲撰。或云胡广。按宏本传,作《汉旧仪》四篇,以载西京杂事,不名《汉官》。今此...
...又甚疏略,亦为迂怪,以其僻书,人多不睹,谓其审正未之精也。 ※《十道志》十三卷 晁氏曰:唐梁载言撰。唐分天下为十道。所载颇详博。其书多称咸通中沿革,盖唐末人也。 陈氏曰:其书广记备言,颇有可采。载言不见於史,未定为何朝人。此书有太和以後沿革...
...。第十卷载阴谋,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 △《意林》三卷 右唐马总会元撰。初,梁颖川庾仲容取诸家书、术数杂说凡一百七家,抄其要语,为三十卷,总以其繁略失中,增损成三轴。前有戴叔伦、杨伯存两序。 △《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 右唐王�撰。《二仪...
...云尔。 ※《南唐二主词》一卷 陈氏曰:中主李�、後主李煜撰。卷首四阕,《应天》、《长望》、《远行》各一,《浣溪沙》二,中主所作,重光尝书之,墨迹在盱江晁氏,赵云:先皇御制歌词。余尝见之,於麦光纸上作拨镫书,有晁景迂题字,今不知何在矣。馀词皆...
...,於同州求得之,乃屈资求为蒲中ヘ,士大夫作诗送之。 ※《江湖堂诗集》一卷 《中兴艺文志》:皇朝知洪州元积中咏其居,和者数十人。 ※《世采集》三卷 《中兴艺文志》:政和中,廖刚曾祖母与祖母享年最高,皆及见五世孙,刚作堂,名世采,以奉之,士大夫...
...人名为宋人所妄加,遂滋疑义。)又《金石屑》卷三第四页,有“元鼎二年柏梁四九”砖文,为末元丰三年吕大防得于汉故城者。“四九”,系陶工制陶之号数,与近年汉城所出瓦片题字,体例正同。 渐台,在未央宫太液池中,高十丈。渐,浸也,言为池水所渐。又一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