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在太阳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九)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五苓散方证入太阳中,直言方证对应。《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也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临证见冯世纶多以外有出、上有口干、下有尿频或尿不利,认为是外邪里饮形成的太阳、太阴合,径直为五苓散证而投用五苓散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59.html

与辨证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与辨证相结合,先,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http://qihuangzhishu.com/80/10.htm

察颜切脉 先阴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颜切脉,先阴阳。,还说治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9.html

《金匮要略》风湿病治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床治风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病机 外因 外因为感受风寒湿邪,包括触冒风冷、雾湿、居处潮湿、坐卧湿地、露天就寝、涉水淋雨等。如原文所云:此病伤于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在头中寒湿出入水中此皆饮酒出当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82.html

手脚如何不 中医专家支招_【中医宝典】

...夏天到了,天一热,手、脚汗偷偷来袭,有人甚至每天双手双脚都湿溻溻的。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晓丽介绍,这在医学上称为局部多汗,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手脚出汗与人的体质有关。 20~40岁的年轻人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平时多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7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油。即冷汗。《伤寒论·脉法》:环口黧黑,柔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1.htm

太阳少阳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太阳病证未解,而已见少阳病症候。见《伤寒论·太阳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本病头项强痛为太阳证,又见头眩昏冒,胸胁痞满之少阳证。邪在太阳则当,邪在少阳则禁。太阳与少阳并,亦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26.htm

抽丝剥茧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感。如本案中,涉太阳、阳明、太阴、厥阴四,一诊为太阴、阳明合,二诊为厥阴,三诊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等等,很难用传经理论去解释。冯世纶指出,六经本不是,不能用经络脏腑概念去理解,也就绝不存在传经之说。临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78.html

久咳常见太阳太阴合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13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鼻窍清利,头痛已,畏风、出不明显,大便如常,仍有咽痒。舌苔白,脉细弦。六经属太阴方证属半夏厚朴汤加桔梗、杏仁、炙枇杷叶、诃子、炙甘草证。处方:清半夏15克,厚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87.html

多汗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情况下的多汗为病理性。1.多汗出现的时间如活动性佝偻病多为晚上入睡后出汗,深睡后逐渐减少。通宵多汗(盗汗)多见于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空腹时多汗应注意低血糖;进食时多汗多为生理性或体质性。2.多汗伴随症状多汗伴枕秃和颅骨软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98.htm

共找到408,5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