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7.html

活得有法儿治_【中医宝典】

...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感到活得。这种并不是体力上的疲劳,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精神负担过重的表现。 一个心理健康、善于自我调节的人,对于工作中适度的紧张、生活上的忙碌和疲劳一般都能适应,并认为这是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846.html

病因病机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天气现象的过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医和的六气病因论开创了中医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论之滥觞。《五十二病方》中有一些关于病因的记载。例如,该书认为外伤所引起的证是由于风入伤(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精气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 ,或气一元论 ,是研究精气(气、元气)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形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理论。 它产生于先秦,成熟并广泛地研究和运用于战国末期至秦汉。经过后世贤哲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成为对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0.html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8.html

衰老学说_《老年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意思。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的衰老(Senility),使衰老现象提早出现。(二)关于衰老的学说①古代的衰老学说(1)温热说: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活动靠的是在体内的流动,当温、热减少时,生命也就衰老了,还有人认为当机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xue/982-3-2.html

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通过对阴阳学说形成的考察,可见古代的阴阳范畴,是实体、形式、属性的统一,也是自然现象、行为义理、宇宙图式的统一。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传 ·系辞下》)的取象思维。当人类从混沌向文明迈进时,对人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_【中医宝典】

...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7.html

藏象学说的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学说认为,人体的心理活动是由心主宰,而分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情绪变化对应于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共同维持着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另外,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指事。古作,后语音分化,在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也作。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 [the greatest;the highest;maximal] ,大也。——《广雅·释诂一》...

http://hanwen360.com/x/592A.html

共找到331,5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