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可下·伤寒论

...,与皮毛相得。数者,不可下,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呕多,虽有阳明,不可攻之。 太阳,外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夫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伤寒发热,头痛,...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13.html

卷上 血痹虚劳第六_《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第六:(论一首 九条 方九首) 问曰:血痹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8.html

水气_《金匮要略浅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由来.关元结寒.水之所由来也.)徐忠可云、此言正水之成.有真元太虚.因误治成水.又误治而变生新.当以为急.按第十二章.痰饮咳喘.有小青龙汤加减五方之法.一字一珠.宜参看.(兹试为各补言其未及.而出其方.)风水.(其)(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eqianzhu/676-10-1.html

辨可下·伤寒论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

http://wenxue360.com/guji/3714.html

辨可下·伤寒论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14.html

辨坏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与也。观其,知犯何逆,随之。【注】太阳三日,邪在三阳时也。若已经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其法备施,仍不解者,此为坏,由施治失宜也。此时即有表证,桂枝亦不中与,当观其,知所误犯者何逆,而随之,不可以成法拘也。【集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11.html

辨少阳全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实热而泻之也。【集注】方有执曰:血室,为荣血停留之所,经血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其起于气冲,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热入而作,其则如是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傍,各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肝之募也。肝纳血,故刺期门,所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5.html

水气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阴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按】得诸沉者一条,乃始论水气,当列于篇首。但古本得诸沉之上,有「少阴紧而沉……」四句,文义不属,有脱简,不释。【注】欬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5-15.html

辨太阳上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解外。诚以此时表虽未解,腠理已□,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也。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走肌表,不治他。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荣表虚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1.html

辨太阴·伤寒论

...太阴之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enxue360.com/guji/3703.html

共找到349,5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