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黄老_道家_【文学360】

...道教道教,是以道家学术思想为内容宗教。道家学术思想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总汇,笼络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大成。 道家学术思想形成,归纳分类约四个来源:(1)黄、老学术。(2)老、庄思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2.html

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10.htm

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52.htm

《素问》全文_【黄帝内经

...《素问》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释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 《素问》记载了黄帝与岐伯对话,以黄帝问而岐伯答形式记载,褚征在《褚氏遗书》说:“素问者,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 六臣平素...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6.html

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简介 序 《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输第二 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根结第五 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 本神第八 终始第九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1/index.htm

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_【中医宝典】

...义。[2]这对后世辨析此说之源流,有着重要意义。 3.重理轻用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学术思想流派,但儒家思想一直主导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领域,特别是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社会主体思想和文化精髓,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古代医学被列为正统学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0.html

马莳与《灵枢注证发微>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说法,认为《素问》、《灵枢》各九卷,而王冰等人注解卷数与古代记载不相符合;加之《灵枢》文字古奥,自古无注。因此,马莳对《素问》、《灵枢》重新分卷,再加注释,编注成《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及《补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9.html

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一种早期传本注本。 关于本书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index.html

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成立_【中医宝典】

...系统,提高中医药文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医学术思想史等重要领域研究水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128.html

全元起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uanyuanqi/index.html

共找到846,8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