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潘石言方》加味麻黄附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潘石言方》:加味麻黄附子汤【处方】麻黄4.5克,附子9克,乌豆30克,车前子12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阳利水。主真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
...治少阴伤寒,口中和,而背恶寒,反发热倦怠,自汗而渴,其脉尺寸俱沉而紧者。麻黄(去节)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各半两)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手足厥冷者,去麻黄、细辛,加干姜半两、甘草一分。或口燥舌干而渴,宜急下之...
...目录 《外台》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别名】麻黄汤、解风痹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枳实(炙)3两,防风3两,白术3两,细辛3两,石膏8两(碎,绵裹),生姜4两,附子(炮)4两,...
...目录 《外台秘要》麻黄五味子汤 《外台》麻黄五味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麻黄五味子汤【处方】麻黄9克(去节)五味子6克 甘草6克(炙)半夏9克(洗)干姜3克 细辛3克 桂心6克 杏仁9克(去皮、尖...
...芍药加麻附细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去芍药加麻附细辛汤 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水七升,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二升,分温三服,当汗桂枝麻附细辛汤,去芍原来是复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经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而即自注云.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按少阴与太阳为...
...麻黄附子血竭3g 研冲),五剂。 服完上方,病况明显减轻。连服十五剂,疼痛基本告愈。 按:现代医学也介绍过,典型的心绞痛病人,疼痛可从心前区放射至左上肢内侧,直至无名指及小指末端。这与左侧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基本相符。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一...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 二枚细辛三两附子一枚(炮)右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汗出即愈。水饮,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枳实白术汤主之。...
...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杂病论》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少阴制麻附细辛汤,犹太阳之麻黄汤,是急汗之峻剂;制麻附甘草汤,犹太阳之桂枝汤,是缓汗之和剂。盖太阳为阳中之阳而主表,其汗易发,其邪易散,故初用麻黄、甘草,而助以桂枝;次用桂枝、生姜,而反佐以芍药。少阴为阴中之阴而主里,其汗最不易发,其邪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