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10天±2天(6~21天),感染严重或经输血获得感染者潜伏期可短至6天,接受过免疫制剂(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发病时,则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在潜伏期末1~2天已可...
...【预防】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一)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有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者即该书)四卷(1748年),详述麻痘病因病理,形态及治则、处方。末附刘齐珍辑刊舒驰远《麻疹论》一篇及医案,为卓有影响之麻疹专书,流传很广。...
...全身红疹为主要表现。因其疹点隆起,状如麻粒,故名麻疹,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病因及流行病学: 现代医学认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春冬季节多见,易感儿为6~8个月以后的婴幼儿。 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在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
...肺卫受邪,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水痘等时行疾病;邪从口人,脾胃受邪,易于发生痢疾、霍乱、肝炎、小儿麻痹症等时行疾病。时行疾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互相染易,造成流行。 小儿不仅易于发病,既病后又易于传变。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的病理...
...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生免疫。普种麻疹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已大为下降。 早在公元196—220年,我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麻疹的描述,并认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国外在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兹才开始描述本病...
...过去罕见妊娠期,由于实施计划免疫后成人麻疹发病比例上升,妊娠期麻疹的发病比例较前也有相对增高,但总、的来看目前还是属于少数。 临床表现符合成人麻疹特点,症状通常较重,且易引起、早产或死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麻疹的出疹期。国外报道了24例...
...1.病因 (1)内因:与小儿的体质虚弱有关。有先天不足(如早产儿、未成熟儿,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后天脾胃不足,发育营养较差),或病后失调(如麻疹、泄泻等调护失宜阴亏虚)等因素者均易患本病。 (2)外因:主要是暑热。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婴幼儿麻疹并发肺炎、喉炎者比成人多,而且若发现了不及时救治或处理不当还能导致死亡。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婴幼儿时期呼吸道的解剖、生理与免疫机能特点所决定的。比如成人鼻腔里有鼻毛,可过滤并阻挡空气中的尘埃和致病微生物,使后者不能...
...早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直接死于呼吸衰竭的病例已大大减少。而感染、颅内出血、慢性肺发育不良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病因与发病机理 发病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密切关系。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型上皮细胞所合成。它随胎龄的增长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