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医药高等院校中,中西医院校之比为1:3,且中医院校规模很小。2005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在校生25.6万人,西医与中医在校生之比为5:1。 “毕业后,我不会用中医理念看病,转行西医才有出路。”湖南中医学院在校生朱永通对记者...
...思考的。 学中医的自己也不相信中医 说到师资,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还是有一批懂中医的优秀老师。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就发现本科生接触这样老师的机会非常少。而且象名老中医,我们几乎就见不着。 [1] 就是因为对中医的不自信,才排...
...地方医学教育 明代对地方医学教育比较重视,弘治十七年(1506)规定,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府设正科1人为从九品,州与县的医官均未入流,万历中始改为从九品。地方医学教育在全国普通设立。新设州县,除设立儒学和阴阳...
...的企盼,又有中医可能丢的隐忧。近读《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年第5期《变亦变,不变亦变》一文,深感“中医不能丢”看上去是老话题,实际上也是新问题。为此,谈一些个人思考供学术界讨论。 一、中医药有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具独创优势的知识经济产业之一 ...
...医学和蒙医学中高级人才的院校。 内蒙古中蒙医学院有关人士介绍,“虽然蒙药学的本科教育刚刚起步,但蒙医学教育却历史悠久,蒙医专业硕士教育已有10余年的历史。2005年起,内蒙古中蒙医学院已经开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博士生。” 谈到现代...
...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中选配,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中医药技术岗位从事业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中医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建立城市中医药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的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满规定年限的制度...
...成长规律施教,开展高等中医药院校中中医临床类招生与培养改革的试点。 历代中医药名家的独到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口传心授,反复揣摩,才能逐步领会,掌握真谛。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中医药...
...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匮乏问题。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开展高等中医药院校中中医临床类招生与培养改革的试点。 历代中医药名家的独到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口传心授,反复揣摩,才能逐步领会,掌握真谛。师承...
...几乎不会按照中医的思路看病。 而在中医教育体制上,代表建议在中医院校设置中医精英班,选择喜爱和愿意为中医献身的学生,加强中医教育,使其成为真正中医的接班人。在教学中,首先要正本清源,重视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 ...
...夏日酷暑难耐,暂时摆脱掉了整日上下班路途上的辛劳,在空调环境的家中读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思考和阐释,丰富了中医理论研究的视角,理应得到关注和肯定。当然,有一点我也希望与刘力红博士共勉,即要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异质的阐释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