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粟米油开始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人的健康和他每天的饮食生活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曾经有一个谜,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印第安人几乎没有心血管病?其实原因说穿了很简单,印地安人的主食是玉米,而玉米最精华的部分是玉米胚芽...
...百年期盼的北京奥运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精彩的赛事将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享受,对于中老年人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风险的人,如何健康观赛,享受奥运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教授,为大家讲授看奥运“八防”。 首先,要注意...
...有显著抗血小板聚集和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研究认为,血小板聚集的增强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近年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抗脂质过氧化维生素类药作为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临床观察到小剂量维生素B2每日...
...,大豆蛋白可以完全满足(2岁以上)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197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的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只要至少摄取25克以上大豆蛋白,就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血管病。因此,...
...据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与高血糖直接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而是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动脉阻塞性的病变。临床发现,糖尿病病死者中,80%以上死于心血管病。 专家说,高血糖状态...
...本报讯(记者方彤)一些医生对“药片”、“刀片”看得很重,却忽视了疗效要通过病人的身心来体现。医护人员应该为心脏病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评估,以帮助他们尽早康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说,他的博士们希望开设“双心”门诊,由心内科专家和精神科...
...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往往伴有射血分数的降低。因此,临床医生应该以EF值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 于波教授特别提醒:“当患者的EF值降低至35%以下时,即属于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这部分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并猝死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对于EF值低于35...
...氨基酸模式评价:若以鸡蛋为100,则牛奶为95,荞麦为93,小麦63,大米(水稻)67,可见一斑。 荞麦的脂肪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约占90%。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人体对胆固醇和胆酸的排泄,使胆固醇下降,并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荞麦富含...
...炎炎夏日,对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来说,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心衰,危及健康和生命。1980年夏天,美国堪萨斯城遭受热浪袭击,导致因充血性心力衰数较平时猛增一倍以上。 为什么夏季易出现心衰呢?这是因为,在夏季,人体为了散发多余的热量,皮下...
...较弱或病后初愈,以及患有心血管病,如血压较高、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有供血障碍功能较差,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登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