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养生余录 下)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扁鹊曰∶安身之要,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乡党一篇具在,圣人饮食为甚详。后之人奔走于名利,而饥饱失宜;沉酣于富贵,而肥甘是务。不顺四时,不知五味,而疾生焉。戒乎此,则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82.htm

小暑重饮食 心静保健康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人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以养心为主,平心静气,确保五脏机能的旺盛。所以夏季“养心”是保健的第一关键。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则伤脏”,这是因为人的情志活动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40.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内科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天地人和 中华养生之精髓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时序的更移进行调摄护养,就会健康长寿;违背了它,就要患病早衰。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5.html

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观进行了无数次的验证,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合理性、超越性和极高的实用价值。 同时,黄帝内经还对中医学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治法治则、预防养生、运气学说、脏腑经络、针刺方药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0.html

黄帝黄帝内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不仅是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最早经典,也是针灸理论形成的标志。 黄帝,中华民族的象征。上古的时候,黄帝率领他的部落统一了全国,中华文明从此发源,黄帝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远祖。黄帝不仅长于征战,而且颇懂医术,在闲暇的时候,经常与岐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6.html

饮食养生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汉书·郦食其传所说:“民以食为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0.html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与防病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55.html

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目录: 一、...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共找到905,7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