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细辛2g、麝香0.2g。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mm的姜片盖在药末上,上置大艾柱施灸。每穴灸1次,10次为1疗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薛仕妹 ...
...李氏云∶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盖使毒瓦斯外泄。譬诸盗入人家,当开户逐之。不然,则入室为害矣。凡疮初发一二日,须用大颗独蒜切片三分浓,贴疽顶,以艾隔蒜灸之,每三壮易蒜,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疮溃则贴神异膏。如此则疮不开大,肉不...
...隔饼灸的一种。《千金要方》九漏:“葶苈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如大钱,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用治瘰疬成瘘者。《普济方》用治痔疮。...
...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隔姜灸大椎、风门、肺俞可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寒益肺解表。灸后喝杯温开水可振奋阳气的宣发。本方法与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风寒感冒的其他方法相比,在克服和解决...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
...凡肩背、腰俞、臂、腿、环跳、贴骨等处,感受风寒湿气,致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麻木者,是名风毒。可急用∶沉香 丁香 木香各五分 乳香六分 麝香一分共研匀,将大核桃壳半个,属性药末至将满。覆痛处,外灸以艾团一二壮,不觉热,十余壮稍觉痛,即愈...
...无乳,灸膻中、少泽、合谷。乳痈,灸委中、三里、鱼际、少泽、足临泣。乳岩,灸顶心,或隔蒜灸患处,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止。乳肿,灸足临泣。...
...凡疮之初起.内之外者.即当以灸.然灸疮之法不一.故以鸣之.如疮外之内者.则不宜灸.宜托里.内之外者.宜灸.有隔蒜片灸者.有附子片灸.或香豉饼香附饼及生姜片等灸法.即使毒瓦斯宣发而散.内经云.陷者灸之.如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如痒麻俱可灸...
...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世界的前面。在我国,1700年前,已开始用透皮给药的方法———隔物灸。 绿色医疗———中国灸 最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灸法学》的经典书籍,此书的权威性学术界公认。此书中在浩如烟海的灸法中提到的品牌灸仅仅是一种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