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名医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药局承务郎,上元元年(674)即称病辞归。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孙思邈去世,遗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692)曾任风图侍郎,孙名溥,曾为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丞。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5.htm

循证医学医学教育新观念_【中医宝典】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经验医学模式成为临床医学发展必然趋势。这也就决定了临床医学教育目标、体系、内容和方法也应改变。传统灌输式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与循证医学基本精神相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进并形成循证医学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386.html

论中医理论第二次主体型发展_【中医宝典】

...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发展上常呈质飞跃加速型发展。就医学而言,即"基础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8.html

药物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要方》是以熟地黄为名并记述采用蒸制法工艺最早文献。地黄分为生熟,实自孙思邈始。(五)有关药物采集,栽培,炮制和保管隋唐医家在有关药物采集、栽培、炮制和保管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中药大多是生药,且大多是植物性生药,在生长发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0.htm

免疫学与生物技术发展_《医学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巨大进展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阔范围内,推动了生物高技术产业发展。用细胞工程产生单克隆抗体,用基因工程产生细胞因子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大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新型药物。这些新型药物主要着重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则副作用较少,因而在多种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968/13.htm

道教产生_道家_【文学360】

...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 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5.html

拔罐发展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肘后备急方·卷中》)。这显然是有道理,即使以今天目光来看,所列多数病症,也确实不是拔罐适应症。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1.html

红拂女-隋唐女侠_古代美女_【文学360】

...相传为隋唐女侠,姓张,名出尘,是隋末权相杨素侍妓。在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红拂女为司空杨素府中的婢女。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18.html

卫生保健和养生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卫生保健较前代有不少进步,隋代人们懂得蚊蝇接触饮食物之后,容易使人得病,并首次提出“饮食中毒”概念,养生方法尤其是导引术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并开始与老年医学相结合。 一、卫生保健 隋代《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当时人们对饮食卫生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9.html

五代新说》在线阅读

...余咸亨之始著作东观,以三馀之瑕,阅五代之书。后与好事者谈,或以叙存录目,余搦管随记疏之,因而诠次,遂加题目,名曰五代新说,三十篇,分为两卷。五代新说 目录◎ 五代新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89.html

共找到847,9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