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法论一个研究框架_【中医宝典】

...人与外国人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和病理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中医学民族特色及中西医差异本质只能从认识主体方面去寻找。现代认识论已经揭示出,认识不仅具有反映性特点,而且也有选择和构建功能。人认识是一个客体主体化过程,是以人内部世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5.html

《孙子兵法》与《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阐发人体生理结构、功能、养生、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作为侧重于应用技术性自然科学所必需。作为春秋兵学代表《孙子兵法》,其暗含客观、全面、同时强调主体能动性实践理性思维,对诞生于先秦两汉之际《黄帝内经》理性思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2.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内涵与框架构建(3)_【中医宝典】

...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精气神、藏象、经络论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主要由精气神、藏象、经络理论构成。 (一)精气神对人体生理病理整体认识 所谓“精”,就人体而言,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有形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5.html

中医学发展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定位_【中医宝典】

...关系。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应说明药物组成原则,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治疗疾病作用机理是什么。通过研究如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会被中医和西医所认可。 3.中医学发展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思维模式 (1)中医药学现代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1)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是人体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结果。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到邪正两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予以概括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2.html

《内经》生命哲学及其哲学本体论问题_【中医宝典】

...体系。其中所反映对人生命哲学重要建构和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对人形而下之存在自为,补群经之首《周易》形而上之论,使中国生命哲学和在其中所表征本体论哲学思维昭然若揭。随着西方医学以科学技术为主体诊断技术提高和治疗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4.html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引阴阳之气也”(《类经图翼·运气》)。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气化是一个自然过程,气运动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内部阴阳五行矛盾运动。阴阳有动静,五行有生克,于是形成了气运动变化。总之,中医学按着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4.html

论中医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_【中医宝典】

...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哲学基本规律, 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概括, 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 是为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律也。中医学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思维方式为基础, 因此, 医易相通者, 哲学思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7.html

中医史上三件事诠释——学术因争鸣而发展_【中医宝典】

...□ 朱明 丁洪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术争鸣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发展。尤其金元以降,中医学派逐渐形成,各个学派之间争论更是让中医理论与实践发展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由中医学派历史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学术上不仅仅需要兼收并蓄和相互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89.html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关系。 3.对中医学神理论形成影响 根据哲学精气学说,精气是宇宙万物本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动力之所在,而神则是对由精气所化生自然界万物神秘难测变化现象描述。如《荀子 ·天论》指出:“列星随旋,明暗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1.html

共找到869,2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