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寒热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机体阴阳盛衰及病属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分。病人遇风觉冷,避可缓者,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6.html

睡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睡眠与阴阳盛衰关系密切。《灵枢·口》:“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失眠(不寐)多因阳不入阴,见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脾耗损,肝肾阴亏,或阳热亢盛,痰火扰心,食滞等。嗜睡(多寐)多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08.htm

二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了解大、小二便的情况,可以判断有关脏腑的病变,以及疾病的寒热虚实。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舌红脉数,多属里实热证。大便秘结,畏寒喜暖,舌淡,多属阳气不运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14.htm

寒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寒热情况可以辨别疾病阴阳属性,表里气血虚实。外感发热伴有恶寒,属表证;不恶寒而高热,或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定时发作,隔日或三日一发,多为疟疾。内伤发热,早热暮凉或暮稍轻,多属气虚;午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12.htm

学会与医生交流_就医指南_问诊应答_【中医宝典】

...病人看病,医生首先需要问诊。“问诊”顾名思义,就是医生病人哪里不舒服、因何来看病、不适的时间长短等。时,病人就要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告诉医生,这些信息对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有经验的病人可以一一道来,但对于初次就诊或高龄、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427.html

中医妇科问诊中如何带下?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健康妇女阴道中应有少量无色、质粘、无臭的粘液分泌,用来滋润阴道,属于正常带下,为妇女的正常生理特征。 带下 健康妇女阴道中应有少量无色、质粘、无臭的粘液分泌,用来滋润阴道,属于正常带下,为妇女的正常生理特征。 如果带下量增多,且伴有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2003.html

疼痛_《物理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胆石症)疼痛常在右胸或右肩部。4.纵隔及食道疾病 食道及纵隔炎、食道及纵隔肿瘤等。5.其它 胸壁及皮肤、皮下组织或肋间肌炎症、创伤、带状疱疹、胸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过度换气综合征、肋间神经痛等。(二)问诊要点1.胸痛的部位 胸膜及肺部病变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wulizhenduanxue/1015-4-3.html

问诊_《中医伤科按摩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伤科问诊,除按诊断学一般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外,须重点询问下列几个方面。(一)一般情况1、性别、年龄 有些伤科疾病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多见于女性儿童。年龄与伤科疾病的诊治关系尤为密切,如增生性关节炎多发生于40岁以后,肱骨髁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12.htm

看中医之前要准备好什么_就医指南_问诊应答_【中医宝典】

...特约专家:焦拥政 中医的诊断凭的是“望、闻、、切”,如果在就诊前喝过牛奶或豆浆,就容易给医生望诊时造成误差,因为牛奶和豆浆容易使舌苔变白腻;如果就诊前患者吃了葡萄、杨梅、乌梅等,也容易造成误诊,因为葡萄、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413.html

问诊_【中医宝典】

...问诊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现在仅将《张氏医通》云:“脾胃湿蒸,旁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0.html

共找到441,4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