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感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时患者所产生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简称针感。不同针感出现,和患者体质、病种、针刺部位以及刺激量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疗效。至于针刺感应强弱,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临床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0.htm

迎随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迎随补泻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叫做“随”。 【迎随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叫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71.html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重要环节。取穴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位置,还必须正确...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5.htm

补泻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载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各种补泻法多以手法为名,如称“苍龙摆尾手法”、“赤凤摇头手法”等。有说“补则有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补泻法中有不属于手法操作则不宜称手法,如子母补泻、呼吸补泻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30.htm

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1.直刺:针身皮肤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穴位。 2.斜刺:针身皮肤约呈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腧穴。 3.平刺:针身皮肤呈15。-20。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不同穴位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8.html

针刺可控制紫杉醇所致神经毒性反应_【中医宝典】

...日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中心、老年病二科和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肿瘤科共同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可有效控制紫杉醇所引起神经毒性反应。 紫杉醇临床毒副作用较广泛,主要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这些毒副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54.html

针头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手法名。又称手指补泻,指以左手为主针刺辅助手法。《针灸大成》:“此乃补泻之常法也。非呼吸而在手指……”,如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等法均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8.htm

催气、守气、行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即轻轻退合,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气至病所。此即《金针赋》中"动而进之,推气之法"《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行气手法。4.按截法: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8.htm

催气、守气、行气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轻轻退合,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气至病所。此即《金针赋》中"动而进之,推气之法"《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行气手法。4.按截法: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6.html

呼吸补泻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指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作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作为补法。在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手法,再停针吸气为补法;加果在停针时呼气为泻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xibuxie-2425.html

共找到932,3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