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以下见《海录碎事》)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梦得句云云,因续成十韵) 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隐山书事,见《襄阳志》)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光风亭...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正韻》雌由切,𠀤音秋。《說文》梓也。《韻會》楸與梓本同末異,若檜之柏葉松身。《爾雅·釋木》槐,大而皵,楸。小而皵,榎。則楸又槐屬也。《埤雅》楸梧早脫,故楸謂之秋。楸,美木也。一作萩。《史記·貨殖傳》淮北...
...国语辞典 將相似或相對的語詞,連排為語法相同的數句,其中句數和各句字數皆無一定限制。...
...国语辞典 立意新穎,靈活生動的詩句。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須參活句,勿參死句。」...
...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国语辞典 句,吳語的發聲辭。句吳,國名,指吳國。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国语辞典 器物彎曲的角度。微曲的為「倨」,大曲的為「句」。 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已倨則不入,已句則不決,長內則折前,短內則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国语辞典 詩句的節奏單位與意義單位的關係。宋朝張耒以為,古今人作七言詩,其句脈多上四下三,如「先帝天馬玉花驄」;至唐朝韓愈乃變句脈為上三下四,如「雖欲悔舌不可捫」。見宋.張耒.明道雜志。...
...《集韻》七迹切,音皵。觀也。 又亭歷切,音狄。見也。與覿同。或作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