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饥饿时腹痛之称。出《肘后备急方》卷一。该病之发多因寒邪侵犯胃经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心为之痛,故谓之疝。”证见饥饿时出现腹部疼痛,故名。治宜用龙胆、附子、黄连各等分,共研...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76.htm

夷坚丁志卷六 高氏虫_《夷坚志》

...从政郎陈朴.建阳人.母高氏.年六十余.得疾.每作时如虫啮心.即急索食.食罢乃解.如是三四年.畜一猫甚大.极爱之.常置于旁.猫娇呼.则取鱼肉和饭以饲.建炎三年夏夜.露坐纳凉.猫适叫.命取鹿脯自嚼而啖猫.至于再.觉一物上触喉间.引手探得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141.html

_《儿科萃精》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消,由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古法主人参白虎汤(如人参、石膏、知母、炙甘草,下晚粳米为引)。煎以米熟为度,澄清热服。〔真按〕小儿消谷易,方用生地二钱,麦冬二钱,山药钱半,知母钱半,...

http://qihuangzhishu.com/718/291.htm

疝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心为之痛,故谓之疝。...

http://qihuangzhishu.com/623/644.htm

不欲食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大惑论》帝曰∶人之善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本经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胃者,如贮食之鼎,少火在下,聚而不炎,则蒸腐水谷,以生精气也;壮火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78.htm

而不欲食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对饮食的辨证。《伤寒论》中有不少的地方谈到饮食问题,如小柴胡汤四大证之一的“默默不欲饮食”,太阴病提纲条文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以及这里所讲的“而不欲食”。虽然都是饮食有问题,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小柴胡汤的“默默不欲饮食”,就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3.htm

消谷善为中消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瘅成为中消。(全文见诊经云∶五脏皆柔弱而脆者为消瘅。王注云∶瘅为消热病也。)已食而者胃疸。(平人气象论 一云∶注夏即瘅劳病也。)谷入多而气少,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全文见诊生死。)□〔《灵》〕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心悬善, 以上皮热。...

http://qihuangzhishu.com/335/287.htm

原文、翻译及赏析_贾岛古诗_【古诗文大全】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 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31259.html

不欲食_《伤寒心法要诀》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不欲食吐蛔厥,下后不食属阳明,懊 头汗栀子豉,厥紧心烦邪在胸。【注】不欲食吐蛔厥,谓厥阴本证也。下后不能食属阳明也。阳明病则懊 ,心中烦甚,头上汗出,是热在胃中,宜栀子豉汤涌之。厥阴病则吐蛔、厥逆、脉微,今不微而紧更心烦者,非寒虚邪...

http://qihuangzhishu.com/881/63.htm

过饱伤脾胃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③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食物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气血津液,要以食量适中为前提,长期的饮食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健康问题,甚至会危及生命。 忌长期过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运化是以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为基础的。《素问·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646.html

共找到17,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