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对西医发展有所益处”,更是一句遥远的话。 实验不实 一、前提不实 “肾的研究”与以往的基础研究有两个根本性的不同。其一,它是以中医学中的“肾”为对象,即所谓“研究中医”的课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研究”。其二,它在“实验研究”...
...指导,他们应用中医药的结果就会像日本一样走向“废医存药”的地步,对于中医的发展没有实质上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药的对外扩展并不等于中医药的发展,使用中医药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医药。 因此,对于中医界目前存在的认知模式必须高度重视,要站在...
...“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不同的场合都会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在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陈竺再次重申,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
...教授说:“要学纯正的、传统的中医,不能在中医药大学学的,要到北大来学;要讲传统的纯正的中医,也得到北大来讲。”的确,科班的中医药大学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从基础到临床,从“伤寒论》、《易经》等应当是他们的主干课程。老师应当是出于嘉惠后学的仁爱之...
...与现代并重 对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李振吉重申了“中医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作出自然科学解释的“瓶颈”。因此,实验方法学创新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 关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基本要求,他强调重点是对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内涵,作出现代科学的说明或者提出...
...记者:周清春 实习生:刘晓倩 首席:张伯礼 时间:2005年3月22日 地点:天津中医学院访“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组中医、中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她的历史悠久,充满经验。但有人把中医治病比喻成“黑箱子”,因为中药在体内到底是...
...病理学等。而中医学观察的重点是功能和气的运动而不是形态,采用动态的功能观察法。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故不必解剖探视,具体方法便是“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因此而产生。同时,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内藏”...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医学得到较快发展,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的“四大名医”。 萧龙友(公元1864-1962年)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曾与孔伯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培育国医人才。 ...
...成立“上海医务会”,入会者达200余人,是我国近代最早创办的中医学术团体1907年,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何廉臣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会”,“以研究医学及药学,交换知识。养成德义,振兴医学为目的(中国医学会会章,医学报,1910年,(1)...
...(1878?1935)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创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着有《群经见智录》等24部著作,有独特新见。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学术的发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