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加上其调节因子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枣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病理性反应,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和放大...
...,首先在于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各具特殊的侧链,侧链基团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排布各不相同,当它们按照不同的序列关系组合时,就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和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图1-1 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底物无法降解而贮存,堆积在次级溶酶体中,造成细胞代谢障碍,故又称溶酶体贮积病。粘多糖贮积病是一组由于溶酶体酶缺陷造成的酸性粘多糖分子(氨基葡聚糖)不能降解,导致组织中大量粘多糖沉积和尿中粘多糖排泄增加而发生的疾病。...
...多糖是由很多分子单糖以苷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组成多糖的单糖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相同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均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以没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杂多糖,如阿拉伯胶是由戊糖和半乳糖等...
...allostericenzyme),这些特异性分子称为效应剂(effector)。变构酶分子组成,一般是多亚基的,分子中凡与底物分子相结合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凡与效应剂相结合的部位称为调节部位(regulatorysite),这二...
...球状蛋白质来说,形成疏水区和亲水区。亲水区多在蛋白质分子表面,由很多亲水侧链组成。疏水区多在分子内部,由疏水侧链集中构成,疏水区常形成一些“洞穴”或“口袋”,某些辅基就镶嵌其中,成为活性部位。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从其外形上看,有的细长(长轴...
...组成和化学结构 一、酶的分子组成 二、酶的分子结构和活性中心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酶作用在于降低反应活化能 二、中间复合物学说 三、酶作用高效率的机理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一、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三节 酶的分子组成和化学结构 一、酶的分子组成 二、酶的分子结构和活性中心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酶作用在于降低反应活化能 二、中间复合物学说 三、酶作用高效率的机理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一、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底物浓度...
...发生易位而重排在一起。1976年Hozumi和Tonegawa应用DNA重组技术证实了这一假说。一、 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Ig重链基因是由V、D、J和C四种不同基因片段所组成。(一)Ig重链可变区(V区)基因重链可变区基因是由V、D、J三...
...分别由127和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氨基酸水平上有54%同源性,但生物学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GM-CSF含有高度保守结构的2个链内二硫键,其中51个与93位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对该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有重要作用。人GM-CSF分子中第21~3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