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二、 医学事迹 贺普仁教授14岁从师于北京著名针灸大师朱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年后,即以精湛医技独立应诊。在长达五十余年从医生涯中,贺普仁教授精研《内经》、《难经》、熟读《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0.html

施行补泻依据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明辨经络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2.html

针灸讲究补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原则。“寒者之”,“者寒之”,这是正治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法则,其实,药物针灸治病采用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9.html

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血气盛衰,各有一定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01.htm

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血气盛衰,各有一定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43.htm

急症针灸简史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经病取经(脉)到循经取穴,从单方到复方过程。但这一时期处方,还是以单方为主,复方亦不够严谨,辨证组方尚处于初级阶段。 4.针刺手法,除了提出补泻外,开始注意到激发温热针感循行对疗效影响。从总体看,补泻手法还较粗略简单,对气至针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重要环节。取穴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位置,还必须正确...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272.html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重要环节。取穴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位置,还必须正确...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340.html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一些基本操作归纳为“下手”,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种。杨氏十二手手法操作作用爪切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营卫指持右手持针于穴上(准备进针)口温入口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7-1.html

杨甲三针灸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学术思想。 三、学术特点成就 (一)提倡“三边”、“三间”取穴 杨甲三对腧穴取穴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提出腧穴分布有纵横两个方面坐标定位。纵向定位通常是根据骨度分寸这一针灸界所熟悉取穴定位方法,而对于横向定位,杨甲三教授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7.html

共找到1,021,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