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炎之失也。此症用参术桂附加熟地汤亦妙。人参 白术(各一两) 附子 肉桂(各二钱) 熟地(五钱) 水煎服。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人以为伤寒传经之症也,然而虽是伤寒,实有分别,此乃直中少阴之邪,而非传经少阴之邪也。夫直中阴经,原无...
...汤主之。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十数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每温一盏,日三服。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二三日无阳证,故微发汗也。(谓初得病二三日,常见少阴证,无阳者,须发小...
...为:有上热(头汗出,口渴,心烦),有下寒(微恶寒,手足冷,心下痞,口不欲食),有津液虚(小便不利,大便硬,脉细),有半表半里的特殊热型(寒热往来)。胡希恕和冯世纶临证常将之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依此笔者临床适证用之甚验。 ...
...经一卷(佑录失译中有今见其本云出增一四纸半新编上) 弥勒下生经一卷(出第四十四卷佛在舍卫国因阿难请说七纸新编上) 增一阿含经一卷(出第二十一卷三纸新编上) 行七行现报经一卷(出第三十四卷一纸新编上) 十二因缘经一卷(出第四十六卷旧在大乘藏中误也...
...总括群经录上之七周宇文氏都长安。 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 周沙门攘那跋陀罗(一部一卷论) 沙门阇那耶舍(六部一十五...
...少阴病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 【少阴病】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是因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里寒证。若肾阴受伤较甚,则...
...三藏记及宝唱录) 七佛各说偈经一卷(房云见吴录) 深自知身偈经一卷(房云见吴录佑云失译) 众经要揽法偈二十一首一卷(梁天监三年撰见三藏记及长房录) 右五部五卷。长房录云。箫齐沙门释道备撰。备后改名道欢。虽见众录。然并注入疑经。今依旧编(长房...
...□ 马家驹 李晓丽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冯世纶教授为当代经方大家,是中日友好医院知名中医专家。冯世纶教授临床采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临床强调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其认为虽然皮肤病在皮表,但绝不可因皮肤病在体表而认为其病位在表。...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柯韵伯曰︰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胫而言也,此云手足是指掌而言,四肢之阳犹在也。 【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切,生姜六两切,大枣...
...子者复也(1)七日来复三阴的欲解时与三阳的欲解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三阴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互为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太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