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炒黄燕子粪、滑石、榆皮各一钱,煎汤,照前入酒和药服。 第三论 胎衣不下,败血流入衣中所致,照前引服。 第四论 产后三、五日起坐不得,眼见黑花,及昏迷不识人者,因败血流入五脏,奔注于肝。若误认为暗风治之,必死,惟此药能救。用陈酒一盅,将...
...;卷二-三辨析伤寒、温病各种病候;卷四-五医方辨,计正方180首,附方34首。卷六本草辨,述药物188种。本书选摘《温疫论》、《伤寒辨证》中论述尤多,但又有所补充发挥,并创用升降散等方剂,在同类书中有其影响。现存乾隆本等20多种清刻本,多种...
...;卷二-三辨析伤寒、温病各种病候;卷四-五医方辨,计正方180首,附方34首。卷六本草辨,述药物188种。本书选摘《温疫论》、《伤寒辨证》中论述尤多,但又有所补充发挥,并创用升降散等方剂,在同类书中有其影响。现存乾隆本等20多种清刻本,多种...
...一小天地亦有南北两极论 命门脉诊辩 治肝补脾论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解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解 膀胱上口论 五芩散解 辨《素问》“浊气归心”之讹 祖气论 连珠 卷五 痘毒藏脾经说 痘出同时论 痘由太阴转属阳明论 题费建中《救偏...
...作者:何廉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绪言 第一卷 温热总论 论温热四时皆有(添加) 论温热五种辨法 论温热与风寒各异 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添加) 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 论湿火之症治 论燥火之症治 论温热本症疗法(...
...不止者,宜黄连温胆汤和之。既吐且泻,邪已分布,今吐止而泻不止,为上焦既清,而邪趋于下,用五芩以分泄,合平胃以驱湿;若泻止而吐犹未止,乃邪在中焦,用黄连温胆汤,苦降辛通,勿使邪结中焦,而成痞胀为要。中暑条辨第四中暑吐泻不止,渐致肢厥汗冷,甚而...
...伏暑条辨第五伏暑发热,喘不得卧,痰嘶胸板,此暑滞肺络。宜用葶苈大枣汤合六一散、枇杷叶等味,彻清肺饮也。上条胁痛痰多而咳,此条胸板痰嘶而喘,病甚深于咳矣。虽喘有虚实之分,治有肺肾之异。今由伏暑内发,身热胸板痰嘶,其候舌必黄腻,脉必滑数,溺必黄...
...大抵皆男。沉细为女,沉实为男,即所谓诸阳为男,诸阴为女是也。左尺浮大为男,右尺浮大为女,即所谓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是也。元宾言其详,盖合左右两手而别阴阳。叔和言其略,特不过《脉经》论尺脉之义,尚何有异同之辨哉。慎斋按∶以上五条,序辨男女之脉也...
...论无方诸条通数之.则过其数.除辨脉法.平脉法.并伤寒例.及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诸篇外.止以六经病篇中.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亦不及其数.以六经病篇.及 湿 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中.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
... 伤寒邪在阳经则脉浮在阴经则脉沉 少阳三禁辨 虫脉虫证 汗病 肺中伏风有专寒夹温不同 寒湿下受直伤少阴变证多端搜治匪易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诸脉证 和解法说(与《少阳三禁》篇参看) 血痹疟母合论 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 虚劳损极有内因外因两大纲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