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这是辨证施治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有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shizhi-2491.html

针灸要辨证 手法要灵活——李志刚谈针灸实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阶段,从而确立该病的证候,以采取准确的治疗措施。李志刚认为,要做到辨证相结合,而临床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 多用无痛进针法 李志刚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他认为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凸显重神轻形的特点,将天人合一、和谐的法则贯穿...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90.html

辨证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详明金玉赋》)按:气实者,正气不衰而火邪盛,正邪争搏于胸中则燥闷。气虚者,正不胜邪,卫阳不固而恶寒。然气虚目痛,恶寒而不发热,当风寒、风热等证恶寒而发热者相别。血实亦痛,血虚亦痛,须当细。(《审视瑶函·识辨症详明金玉赋》)按:血实目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8-3.html

中医对话,走近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内伤杂辨证。中医学的辨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最后大都落实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8.html

《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意在从入手,进行辨别、辨识、辩解,其内容具体到形、辨证,通过的手段,落实到治。由此可见《金匮玉函经》是运用古代的哲学观对伤寒杂指导辨证论治的,唯物辩证法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68条原文之中。 三因学说论由 《金匮玉函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19.html

脉象的变动(证)的机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固定不变,所以认识处理亦就都有不同。虽然机变动不居,疾病个体亦有很大的差异,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得不同病人的机体相对的平衡状态。固然诊断和辨证是重要的,但以言更深入的认识病证、认识我们手下治疗每个具体的病人和病证,无疑机是更为重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7.html

、证并重的必要性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了解疾病的全貌,这就是辨证辨证的程序。由于自始至终都为了更准确地立证型而论治则,故又以辨证为核心,诊断结果应是病名加证型,如郁证(病名)+气郁化火(证型)或其他证型,而不能写成肝郁不舒,气滞化火。辨证相结合,决不是“西中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3.htm

恶心呕吐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保护作用。但实际上呕吐往往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障碍等情况。一 恶心呕吐关系呕吐是由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反射动作所组成。呕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恶心、干呕呕吐。但有时可无恶心或干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3-6.html

重证轻影响潜的揭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同本质的疾病,又必须各自辅以特定的治疗,如果忽略疾病的个性及特殊性,势必使治疗整体割裂。还要注意的是异同治是有限的,并非同证皆可同治,有时不同证同,治疗却有质的区别。如不深入还易造成误诊、漏诊。如笔者曾治两例月经过多患者,经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2.htm

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潜是先兆症产生的土壤,是揭示潜的途径。只有突出,才能打开先兆症通向潜的通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0.htm

共找到334,0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