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卷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89.htm

《伤寒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卷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07.htm

伤暑二十六条_《六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非风药不能到也。伤暑第三伤暑不恶寒而发热,身痛呕吐,溺赤便泻,此邪布三焦,上下交征。宜用六一散合黄芩汤加杏仁、厚朴、赤芩、豆卷,粉葛根、连翘等味,清泄三焦也。此与前同是上焦之病,而溺赤便泻,则已传布三焦,又与仿寒中三阳合病下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4-4.html

方论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次。书四卷。其缵上卷。太阳病。分三篇。阳明病。分二篇.少阳太阴病。各止篇。少阴病。分上下二篇。厥阴病止篇。缵下卷。又分藏结结胸痞合并病温热痉湿等杂病。各自为篇。后以脉法例。方共注释。即尚论篇文也。〔韩氏来鹤伤寒意珠篇〕未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30-1.html

郑重光1638-1716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喻昌、张璐、程郊倩诸家之说,以己见,撰《伤寒论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复撰《伤寒论证》三卷1711年,就证分经,病情详于各证之中。又参校柯琴《伤寒论翼》两卷。注释《温疫》,撰成《温疫补注》两卷1710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93.htm

吴又可《温疫_《知医必》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非吴氏之流毒哉!予故不得不明辨而深斥之。吴又可书二卷,中有正名,因其温疫二字,只用温字,不用瘟字,以为后人添设,只要称为疫而已。不知瘟疫二字,义本有。瘟属阳毒,疫属阴毒,不得概称热症也。道光五年,大行疫气,但服大热药则生,不及服则死,...

http://qihuangzhishu.com/305/14.htm

卷第二十入藏录下_《开元释教录》

...经或四卷四十二纸汉世高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一百八十七纸失译今秦录。 二十二明了亦云明了二十四纸陈真谛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小乘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 阿毗昙八犍度三十卷或无论字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6.html

中寒门首 法十三 比类法六十九_《医门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部厥经亦亡。从未有老医宿学记载语,晋人之浅于谭医,岂待问哉?设使晋代仙医许旌阳、葛稚川之流,仰溯丹台紫府,大自在天之藏,得其原,亦未必为当世之所好矣。昌既尚《伤寒论》,不揣凡驽,窃欲拟议仲景传世之文,以窥见不传之一斑,后及《内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5-0.html

方论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次。书四卷。其缵上卷。太阳病。分三篇。阳明病。分二篇.少阳太阴病。各止篇。少阴病。分上下二篇。厥阴病止篇。缵下卷。又分藏结结胸痞合并病温热痉湿等杂病。各自为篇。后以脉法例。方共注释。即尚论篇文也。〔韩氏来鹤伤寒意珠篇〕未见...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5.htm

黄瘅门法十五 _《医门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血所壅闭,尚未大损,瘀血一行,阳气即通矣。阴瘅则真阳衰微不振,任湿热与浊气败血,团结不散,必复其阳,锢结始开。傥非离照当空,幽隐胡繇毕达耶?学人试于前卷方论中究心焉,思过半矣。【】黄瘅病,得之外感者,误用补法,是谓实实,医之罪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18-0.html

共找到526,3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