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一经,撰自炎农。其种三百六十五,以象周天之数。汉末张仲景悉以《本经》撰方,治疗疾苦,其效如响。此《伤寒》、《金匮》所由称方药之祖也。自唐以降,药品日增,而性味多未研究,率皆师心自用。沿及宋、元,药益称倍,仍相谬误。即以《本经》制方...
... 世医识见多庸浅,专入疮科更可嘲。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白鲜味苦寒无毒,入脾经。图经曰:白藓,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河中、江宁府、滁州、润州亦有之。苗高尺余,茎青,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根似蔓菁,...
...九首西汉之初,王泽未竭,诗教在焉。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四家之目。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盖东汉...
...还醒。 疏肝可令翳无障,开胃何愁食有停。 须记产余常呃逆,丁香加入用偏灵。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白豆蔻味辛温无毒,入肺胃二经。颂曰: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番舶来者佳。时珍曰: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其壳白厚,其仁如缩...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舟中对月》 原文如下: 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
...天上玉衡散, 结根泉石间。 要须生九根, 长为驻红颜。 注:诗出《广群芳谱》卷八十八卉谱。作者宋·王十朋。 按:菖蒲,又名昌阳、昌蜀、尧韭、水剑草等。有石菖蒲和水菖蒲之分,均属天南星科,九节菖蒲尾毛莨科。《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节。...
...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香附味苦微温无毒,入肺肝二经。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之香附子,上古谓之雀头香。其草又名莎草,可为笠及雨衣,疏而不沾,故字从草从沙。亦作蓑字,因其为衣垂緌,如孝子衰衣之状,故又从衰也。时珍曰:香附...
...,辛能破滞气俱平。 相传红小鹦歌舌,饮馔元朝制更精。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草豆蔻味甘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一名草果。生南海,今岭南皆有之。苗似姜,二月开花作穗。时珍曰:今建宁所产草豆蔻,大如龙眼,而形微长,皮黄白,薄而棱...
...。 纯阴损肾休多服,兼且寒精勿浪吞。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苦参味苦寒无毒,入肾经。禀天地阴寒之气而生,其味正苦,其气寒而沉,纯阴无毒,足少阴肾经君药也。近道处处有之,叶与槐相似,一名地槐、菟槐等。采根曝干,嚼之极苦。玄参...
...多能助火,用时应是费沉吟。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肉豆蔻味辛温,入胃大肠二经。禀火土金之气,故味辛气温而无毒。入足太阴、阳明经,亦入手阳明大肠。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和中通畅。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