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或本品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对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的安全性未见报道,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观察证实,铝、镁制剂可使本品的AUC降低85%,如在服本品3小时前给予铝、镁制剂仅降低15%,但给药后两小时应用铝、镁...
...法国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在法国约有10%的癌症病例与患者曾经暴露在有害工作环境中有关。专家称此类癌症为“职业癌症”,并强调预防“职业癌症”已不容忽视。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不久前在巴黎召开的法国癌症研究论坛的一项数据显示,是“职业癌症”中...
...□彭锋 慢性心衰(CHF)的治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了非常值得注意的转变:从采取短期改变血流动力学/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国外同道相比,我国医师对β阻滞剂的临床使用率偏低、剂量偏小,差距明显。这次调查中,虽然有4例患者使用了β受体...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属于第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它的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口服吸收好,是临床治疗真菌病的新药。 ■药理作用 伏立康唑可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的脱甲基作用,从而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合成,对真菌...
...女用避孕药有效率高达99.9%,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避孕方法。不过有很多女性朋友询问,服用避孕药,虽然好处很多,但“是药三分毒”,避孕药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适合哪些情况?使用时要注意一些什么?为此,我们邀请了有关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短效...
...预防作用的,尤其是健康人服用抗菌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只有在治疗非典型肺炎时,由于往往合并有其他细菌和病原体的感染,才需要选用敏感的抗菌或抗病毒药物。如果没有患非典型肺炎而滥用抗菌药物或者...
...。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依赖,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一些有效的抗菌药物不断减效甚至失效,不仅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客观上助长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1998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仅不合理使用第三代...
...差异甚大,β-内酰胺类各药与母核相联接的侧链不同可影响其亲脂性或亲水性。有效药物必需能进入菌体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靶位PBPs。影响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①药物透过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或阴性菌脂蛋白外膜(即第一道穿透屏障)的难易;②对β-内酰胺酶(...
...帕珠沙星(Pazu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新药,安全性较好,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抗菌药。 ■药效学 本品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甲磺酸帕珠沙星(PazufloxacinMyesylate)与环丙沙星...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也被进一步发现和认识。笔者检索了1980~2001年《中国药学文摘》和《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的不良反应项,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49例进行了分析。 引起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有14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