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日稀,至明几成绝版。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江苏常熟著名藏书家赵开美偶得北宋小字本《伤寒论》而翻刻之,逼真原貌,后世称赵开美翻刻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刊行后,所据之底本旋即亡佚。 赵开美翻刻本我国仅存部,笔者皆目睹之,手抚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2.html

方论()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其医通十六卷内。诸证毕备。不立伤寒一门。自序谓先有此二书别行。故不复衍也。康熙甲寅。林起龙刻方有执伤寒论辨。其序有曰。钤槌活人类证者出。而斯道茅塞矣。近之准绳金 续焰三注。宗印图注绪论法手援诸刻。衍奇斗异。吊诡承讹。呈意簧鼓。任口杜撰。...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5.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9.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9.htm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292:“少阴病,吐利,手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毛毛虫的故事_【中医宝典】

...,而是一芽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时程,并估计当它抵达时,这朵花正好长成一颗成熟的大苹果,而且它将是第一个钻入大快朵颐的虫。果不其然,它获得所应得的,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毛毛虫 毛毛虫的故事本来应该到此结束了,因为所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406.html

上篇读法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荣卫病上篇论,荣卫表病本证,又于表病未解时,与表病已解后,提出脏腑重病。荣卫病上篇,整个伤寒论之雏形也。脏病上篇,论脏病阴寒,乃其本体。凡外感风寒,必荣卫先病,脏腑后病。荣卫不解,里气鬰动。脏阴偏盛之人,乃阳退而病脏寒。与荣卫不解,里气鬰...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8.htm

从多角度诠释经典——对《伤寒论》第279的学习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伤寒论》第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对于此条所述之证,有人认为是太阳病,但有人认为是太阴病,到底应该是哪个对呢? 从太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15.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维护旧有编次的不同医家,观点都比较强烈,均竭力宣称自己最能反映张仲景的原意。清代主张错简重订的代表医家是喻昌,其《尚论篇》影响之大超过了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辨》。在他之后,持这一观点的医家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派医家推崇方、喻提出的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生姜泻心汤证治推论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所以然。但自来医家,有几人能对于伤寒论用过苦功者?医家岂有不愿用功学伤寒论,整个原文次序,愈愈不明白,于是只有遂死记之一法。不知整个,如何能知一章。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是内伤外感整个的书。不懂伤寒一病的书。伤寒论无法彻底,...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78.htm

共找到184,9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